長江大廈,集團會議室;
吳光耀和地產系一眾高管正在開會。
吳光耀首先說道:“天凡,你擅長重組公司結構,置地公司就由你和顯朔兩人帶頭去重組公司結構!”
袁天凡連忙說道:“是,老板!不過置地公司的財務狀況不容樂觀,要么融資,要么變賣公司資產,才能扭轉局面。”
吳光耀點點頭,認同了這個看法;
其實融資也不現實,此時吳氏家族所持股份已經超過了全面收購線;
如果不發起全面收購,就需要在半年內將自己所持股份,減至35%以下;
但是稀釋股份又會導致別人有機可乘,唯一的辦法就是將股份轉移到家族辦公室一些、自己其她女人一些。
比方說長江實業持有和記黃埔僅34.5%的股份,家族辦公室還持有5%的股份,李翠那一脈也持有了5%的股份。
至于向外面的人融資,吳光耀根本不會考慮。
吳光耀對吳顯朔說道:“你有什么看法沒有?”
吳顯朔想了想說道:“按照目前置地的財務狀況,至少需要50億港幣才能后顧無憂。不如,置地公司將中環的幾幢大廈售于九龍置地,以緩解財務狀況。”
果然是麒麟兒,不僅聰慧,而且還足夠大方;
為什么說吳顯朔大方呢?
原來,九龍置業的資產是屬于林月如這一脈的信托資產;
而置地公司未來肯定是吳顯朔的公司,那么置地中環的優質物業本屬于他及他的子女后人。
吳光耀說道:“出售太多的優質物業,置地這塊招牌可能就大打折扣;這樣吧,將中環核心地段的六幢大廈,拿出三幢大廈售于九龍置業,其余的就留在置地公司吧!如果重組的資金不夠,還是利用銀行的組合貸款吧!”
吳光耀想來想去都決定不能讓置地公司,成為名存實亡的地產老牌公司,所以決定留三幢中環核心地段的大廈給置地;
除了中環核心地段的三幢大廈(不連售出三幢給九龍置業的),置地在中環還有大道九號、公爵大廈,銅鑼灣的皇室大廈、灣仔夏愨大廈,共計7幢一流的商業大廈;
還有半山區的地利根德閣,目前已經完成兩期,一幢33層,一幢34層,還有一塊地皮尚未發展;前世,最后一期是一幢66層高的大廈,頂層高達海拔327米,落成時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住宅建筑,取代了芝加哥的湖尖塔,三期維持這個紀錄長達8年,直至川普世界中心于2001年落成;
還有新港中心,這是位于九龍倉后面的一塊物業,是三幢建筑的綜合體,有商場、有寫字樓;這也算是當初怡和失去九龍倉之后,還在附近保留的一塊商業建筑群,沒想到如今再次被吳光耀收購了置地;
除此之外,還有正在開發五十多個地產項目,比較大型的就有白筆山別墅群項目(總投資40億港幣左右)、天水圍第六個大型屋邨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