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市場反應熱烈的時候,光大銀行、恒生銀行、渣打銀行、恒隆銀行發表了聯合公告:正式對在港經營的企業,啟動扶持的計劃;凡是企業本身并無問題,只是受外部影響嚴重的企業,均在扶持范圍之內;這些企業可以主動前往四家銀行尋求幫助,四家銀行將最大力度的進行扶持。
匯豐銀行見狀,連忙緊隨其后,生怕大家搶了自己這個‘偽央行’的風頭。
一時間,在港島引起了劇烈的反響,一些因為企業紛紛開始前往五家銀行,尋求幫助;
地產危機爆發之后,香江的大部分銀行開始收縮戰線,將資金從地產市場撤出,即使沒有逼著一些公司立刻還債,但新項目的貸款審批都變得異常困難,這實際上對整個地產市場更是雪上加霜。
沒有銀行的支持,又有幾家地產公司能夠以自己的資金發展項目?
當然了,信心問題也是一個關鍵,比方說恒隆地產的金鐘二段地產項目,如果他們敢賭,絕對不至于虧本,甚至還是大賺;
至于怎么籌集資金,當初吳光耀已經給他們建議過,那就是各自公司在股市泵水,以及加上銀行的組合貸款(每家銀行貸款一點點,銀行還是會通過的,畢竟財團的組合公司都是不錯的地產大公司。)
恒隆地產
陳曾熙此時在辦公室心情復雜,手中拿著報紙;
“要是當初有人給我貸款,我也不一定會放棄金鐘二段的項目!”
“萬般皆是命,一點不由人!”
原來,陳曾熙看見報紙上光大銀行、恒生銀行、渣打銀行、恒隆銀行、匯豐銀行,五家發布的‘扶持計劃’,頓時有些遺憾自己失去了金鐘二段的發展權后,這些銀行才開啟扶持計劃。
“這就是命!不過,能收回撻訂(恒隆計1.5億港幣),已經讓恒隆銀行不至于元氣大傷;說起來,我還真得感謝吳光耀先生的‘救命’之恩。”
“金鐘二段九個站上發展權,第一個站上的發展物業,到現在還沒有銷售多少出去;我們要真是在哪個時候得到貸款,也未必就能大賺。此時看似地產形勢開始止住跌勢,但也未見漲勢。也只有真正有財力的財團,才能堅持到地產黎明吧!”
陳曾熙很快又想通了,心情好受了一點。
兩年前,也就是1981年,恒隆集團各項投資逐漸回收,業務也進入了高峰期;
陳曾熙雄心萬丈,于是以恒隆為首的三大財團聯手參與競拍了港島地鐵沿線的9個地鐵站上的物業發展權,全部發展計劃包括8棟商業大廈以及8000個住宅物業,總樓宇面積高達700萬尺(70萬平方米)。
這些物業的位置皆是商業中的黃金位置,再加上地鐵相助,可以說是當時香江最大的項目,只是建筑成本就高達70億港元,按照當時的房價,總樓盤價值高達180億港元,如果開發順利,恒隆可獲益40億港元(占股38%)。
歷史上(前世),如果這個項目成功,那么其規模及收益,都將超過幾年后老李同志的黃埔花園。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82年9月,撒切爾夫人在北京摔了一跤,拉開了中英兩國關于香江前途問題談判的序幕,香江地產市場急跌,恒隆地產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恒隆所得的9個地鐵站業務,82年已經投入巨資開發了第一期(分期進行,發展一期交付一期的補地費);但好不容易等到可以出售樓花套現資金之時(香港的預售規則是整個項目完工前的9個月,才能開始預售),地價急速下跌,大量的新房無人問津,一瞬間就套住了恒隆組成的財團接近十億港元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