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干脆地把嚴西等四位軍頭交還給了西軍區,因此迎來了西軍區代表的贊賞。
吳培、孫川、李仁、嚴西等四位軍頭也是大松口氣,回歸原地自然是最好的,長山郡畢竟只是個郡,對軍頭來說,容身之地太小了。
只有嚴西有些念念不舍,但又想到,回到西軍區也能和林郡長靠攏,成為雙方溝通的橋梁,作用反而更大了,就暗暗心喜。
只有人類治安軍的徐朝功等人郁悶無比,他們在石州的靠山已經倒臺,也沒有正式編制,這一旦解散,他們的所有投入不都打水漂了?
不過,林文也承諾了,會兌換所有戰功,如果想繼續發展的,可以申請加入隸屬于長山郡發展改革委的城市管理部門。
也算是來去自由。
雙方會談愉快,意向性合作很快達成共識,剩下就是一些細節問題了:
比如戰俘問題。
比如長山郡占領區的行政制度具體保留細節。
戰俘問題林文已經解決了,全黑者在獄中暴病而死,半黑者重病在身在長山郡療養,其余少黑者在付過伙食費后可以返回。
只是他們看到賬單之后鼻子都氣歪了。
米飯:每顆米都經過匠心挑選,經過長山郡頂級美女親自撫摸,一百元一顆。
水:每滴水都是大自然的饋贈,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搬運費:每滴五十元。
酒:萬年陳釀,你能品味出的歷史,帝國窖3751,一滴一千元。
諸如此類。
林文根據每個人黑的程度不同,制訂出了他們的食量大小。
于是出現了胖子吃的東西比瘦子還少十倍的怪事,他們為此還鬧過一陣,認為長山郡就是在訛錢。
但道已經劃下來,帝國鎮守使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妥協,親自上門說服。
經過一晚上的思想教育,他們都同意了。
雖然各自肉痛不已,但好歹也是終于脫離了長山郡這個魔窟。
至于占領區的制度保留問題,這個難度就很高了。
因為這畢竟屬于石州內政,長山郡總不能時時刻刻過來干涉吧?帝國也不可能為長山郡留下的制度背書。
于是,云卿水提出了最重要的一點,石州要承認農會為合法組織,允許農會上街游行抗議,允許農會保留自有武力。
這樣,以農會為根基的農會政權才能保留,才能不被敵人反攻倒算。
這個要求對石州總督府來說是非常過份的,但張雙喜并沒有多少猶豫,很快同意了。
他自反叛之后,就打回了海臨城,將宋子源等一眾反對者趕下臺了。
隨后在長山郡征戰的期間,他親自考察過農會現狀,看到沒有官員管理下的農民自立更生,生活雖說不甚富足,但也過得去,鄉村平靜,人人臉上都有了生氣和笑容。
張雙喜早就對前總督的作法十分不贊同,多次勸告但無奈不受理會。
他對石州官員早已失去信心,只是對農民能自立沒有信心。
但現在,他有了。
張雙喜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他能成為總督是因為他本身就是二號人物,又再次控制了石州局面,而且和林郡長沒有直接仇怨,是最適合、最不折騰的人選。
僅此而已。
所以,平民能自立就自立最好,少了一層官員,就少了一堆破事。
因此,他很痛快地答應了下來。
細節也很快談定了。
到第二天傍晚,雙方長官握手,協約達成。
持續了許久的石州之戰終于結束了。
長山郡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巨大收益,為它接下來的騰飛奠定了基礎。
林文收獲了史無前例的巨多善緣和元神,還有無數的仇恨所帶來的轉世之因,攜巨額善緣完美轉世的愿望更近了一步。
同時,長山郡也正式邁進了帝國列強的行列。
林文以一個郡長的身份,成為了帝國中舉足輕重的一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