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被敵國內奸投毒,全家都慘死于家中,一百多口人全部慘死,黃公此時在邊境與敵國開戰,敵將用身家性命威脅黃公投降。
黃公只說了一句:“若我一家人安危可讓邊境免受連年戰亂,又有何可懼,若讓你等蠻子長驅直入,造下無邊殺孽,我以何面目去面對九泉之下死于戰場的兄弟。”
黃公于家和國之間選擇了國,拒絕來使后便指揮軍隊將敵軍盡數圍殲在邊境,留下了幾十萬具尸骨。
待解決邊境危機后,黃公回家看見全家妻兒老少尸體,悲從心來,一口鮮血吐出來直接猝死于家中,后葬于黃公山。
因此山便是他祖宅所在。后武安帝追封黃老為鎮國公,將此山命名黃公山。將叛國兇手找出后血祭于黃公山前。
一時間周通見眼前雕像有些神往……當年黃公創下的英雄事跡,我年少時我又何嘗不想。馳騁沙場,衛國立業,當年的雄心壯志,在進入武都時就被一盆冷水澆滅了。
周通入廟后跟幾位常年住在廟內清修的凡間道人說明了一下來意,得到允許可帶學生在廟內自行參觀,但不可毀壞任何物品。
一炷香后……
“老師,我來了”隨后傳來學生們參差不齊的聲音
“此山的名字由來和事跡想必你們也清楚,任何事情你得到了就會有失去的,黃公鎮國支柱忠義一生,為了國之大義,犧牲了自己的家,換來數年國泰民安,這樣的事情總需有人去做,若是當時黃公選擇了聽使者的,那我邊境少不了一場連年的征戰”周通看向學生說道。
“老師,學生王如龍,我覺得黃公雖為萬人敬仰嘆服,但他也在邊境造下無盡殺孽,那些敵國將士也是無數個家庭啊……雖然學生也想做黃公這樣的英雄,但是失去的太多了。我覺得不妥,忠孝自古兩難全,我的道義是要守護我家人,不想救了國沒了家……”一錦衣玉冠青年男子說道。
旁邊趙亮不屑的看了他一眼,清了下嗓子說到:“王如龍,你應該取名叫王如蟲的,如此心性貪生怕死,若是讓你去鎮守邊境,你怕是第一個投敵,我羞于與你為伍。大丈夫生于天地當為國為家,先有國后有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真是鼠目寸光”
有個劍目星眉,青衣黃衫英俊青年也不屑的看了一眼王如龍,說到:“如龍啊,一直以為我們相交這么久是最對脾氣的好友,想不到你竟然有這么卑劣的一面,我想與你劃清界限了。貪生怕死,我柳子玉,神往黃公,你是在否定他的功績。我不愿與你為伍。”
王如龍無所謂的拍了下身上潔白的衣服,一副風度翩翩的俊秀公子樣子,打開折扇慢慢說道:“對對對,你們說的都對,我王如龍就是小人,我還不屑與你們解釋。”說罷轉頭到周通面前,注視著周通。
此時學生們都看著周通。周通轉過凝視遠方的目光,把目光和思緒放到眼前,看到一群學生在等著自己為他們解惑。
周通搖頭微笑道:“王如龍剛說的也不算錯誤答案,取舍的最終答案在于你們自己,老師做的只是引導你們走向正確的方向。”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先圣已將答案早已告訴我們,答案是由我們自己去選擇的,選擇了就要承擔相應的后果。你們可以盡情的討論,帶你們來就是讓你們互相交流的,討論和尋找你們心中認為的道義。”說罷,周通微笑著轉身走向廟外,向山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