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翻撿小人書吶,翻到一本就坐在書堆里面安安靜靜的看了起來,很是認真。
陳華同樣也在書堆里面翻撿分類。
過了一會兒,陳華把書籍分成了五大類。
最多的是沒有什么學習價值的雜書。
其次是文學類的也不少,然后是小陳程喜歡的小人書之類的娛樂書籍,其實這一類也可以歸入文學一類,這時代講究寓教于樂,哪怕是娛樂書籍,同樣也得有教育意義才能出版。
第四種則是技術性的書籍,其中又可以分為農業技術和工業技術。
最后是一些建國前的古書籍,其中又分為手抄本和印刷本,這些書籍和小人書一樣,都有收藏價值,特別是一些品相不錯的,以后等到古董熱的時候應該能值點錢。
其實古董這東西吧,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用的,其價值不過在它的歷史屬性和文學意義。
可是這必須得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才能欣賞得來,對于普通人而言其實意義并不大。
它的高價值還是靠傳統文化圈吹捧出來的,直白一點來說不過是炒作,之所以有人造假也是為了利益,等熱潮一退,造假的那些家伙就得紛紛失業,因為就連真貨都沒幾個人愿意要。
所以啊,大家就別可惜以前毀壞的那些文物了,如果全部保留下來,咱們的古董將會更加的不值錢。
畢竟物以稀為貴嘛。
現在這個時期就算得上是古董的低潮期,倒是可以收藏一下,陳華只是一個普通人,可沒想著留著古董自己欣賞什么的。
其余的書則可以弄個舊書店出租,只要書籍的數量夠多,應該能賺點小錢,畢竟現在可沒有什么電子書,連娛樂活動都少,大家還是比較喜歡看實體書的。
除了書籍,剩下的那些瓶瓶罐罐的,陳華也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揀,這是陳華的知識盲區,只能憑著感覺來了。
反正看著造型古樸的,花樣不錯的就先留著唄,等積攢的多了,就多找幾個教授、專家什么的來看看,有寶貝最好,沒有也不吃什么虧。
就當花錢混一下文化圈了,拓寬交際圈子和人脈的同時,也給自己增加一點文氣,當個玩意兒也是不錯的,陳華覺得自己最后的日子注定會無所事事。
能有點消遣也不錯。
在倉庫里面待了半個多小時,陳華提了一包小人書出來,這是準備帶回去給小陳程看的。
吃飯之后,陳華在院子里面轉悠了一圈,又到外面高處打量了一下四周的環境和院子的全貌,感覺這里的條件還蠻不錯。
“這個院子具體是什么情況,周邊的情況也給我詳細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