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家里那匹老馬,陳華現在的騎術雖然不算好,可是騎馬趕路總是沒問題的。
東北地廣人稀,可不像陳華他們那邊,普通人的日常活動范圍,也就周邊一公里內,趕場兩三公里,走個親戚五公里就算遠的了。
在東北這邊,人的日常活動范圍可就大的多了,比如放羊、打獵、捕魚什么的,隨隨便便去十公里外是常事。
在這個單車要普通人一年工資,摩托車要普通人一輩子工資的時代,騎馬就成了一個非常實用的技能。
第二天一大早,富遠縣張書記親自帶著陳華他們騎馬出去選擇駐地。
陳華一邊檢查武器,一邊對張書記笑道:“你來這邊很多年了吧?”
“那可真是不少年了。”張書記有些感嘆的說道:“我本來是西北那邊的,跟著部隊來到這邊后,奉命剿匪,那時候才剛建國吶。
卻不幸在剿匪途中腿被炸傷了,然后留下來養傷的時候認識了我媳婦,她當時就是負責照顧我的,一來二去的咱們看對了眼。
正好我腿留下來了一點殘疾,考慮之后,我就干脆轉業留在這里結婚生子了,反正我老家也沒啥人了,一個人在哪兒安家不是家啊?
這么一晃吧,都三十年了,現在也兒孫滿堂的,證明的當初的選擇沒有錯。”
“心安處就是家嘛。”陳華笑道。
“哈哈,對對對。”張書記笑道:“當時我就覺得住在這兒很安心,這邊雖然比我老家還冷,可是這邊她不缺水啊。
而且土地也肥沃,吃飯肯定是不成問題的,還能找到媳婦兒,多好的地方啊,要是離開了,肯定得后悔一輩子。”
這邊哪怕再過四十年,人均耕地也有好幾十畝,更別說還有更多的山地樹林、水泡子什么的了,只要不是太懶,溫飽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
只可惜以后是工業社會了,而且還是全球經濟體,南方發展起來之后,這邊的衰落只是時間問題。
想要查看地形,自然得走到山上去才行,小道盡頭,眾人下馬爬山。
隨著不斷的爬高,西北風也越來越大,陳華想了想問道:“你們這邊風力發電設備需要多少錢?”
水電路三通,這是發展的必要三個條件,缺了任何一點,想要發展都是一句空話。
而以東北冰凍三尺的惡劣氣候條件,修建小型的水電站將毫無意義,反倒是找個山頭放置一些風力發電設備倒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張書記想了想,說道:“看設備大小了,像你們這點人,花個萬把塊錢組裝一套小設備基本上就夠用了。”
張書記語氣有些羨慕,心中感嘆道:真是有錢啊,居然一來就問電的事情。
富遠縣倒是通電了的,不過也是一套一萬多塊錢的小設備,主要是供應城區老百姓一早一晚照明之用,還有就是郵電局和廣播局總是需要電的。
陳華點了點頭,把事情記在了心里面,打算在修建營地的同時,也把風力發電設備給安裝好。
腳下山頭不過幾十米是小丘陵,是一座大山的余脈,不過視野倒是滿開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