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記給咱們介紹一下這里吧。”劉興華笑道。
張書記點了點頭,笑道:“這一片也是無人區,背后的山叫做大青山,有十來里方圓吧,這邊的山其實有許多都叫大青山。
前面則是一大片緩坡,有萬把公頃的樣子,不管是坡度還是面積倒是都畢竟適合開墾成耕地,就是林子里面的樹大了一點,開墾難度可不小。
林子里面有上百個水泡子,大的三五十畝,小的一畝大小的樣子,至于一畝以下的沒統計過,反正不少就是了。
正片林子有三條小溪,這個得疏通一下,不然春汛的時候,或者下大雨都會讓山水滿鋪,這里面大大小小的水泡子就是這么來的。
當然,如果你們只是選擇這地勢高的一片開發,倒是用不著管那么多,反正也沒有什么人過來活動,管他它鋪不鋪水。
三條小溪在林子里面最后匯集成了一條小河,河水有四個多月的冰封期,解凍后倒是可以行船,能直通大海。”
“倒是一片很不錯的地方。”陳華滿意的點了點頭。
如果是在后世,有足夠大型工程機器的話,完全可以把這一片全部都給推成平原,然后再機械化耕作,萬把公頃而已,根本就要不了多少人,就能把這些耕地運轉起來。
可是全靠人工來耕種的話,那需要的人手就多了,如果是在陳華老家,這里更是能容納十萬人,一個大型鎮子的人口規模。
而在這邊,十萬人已經是一個縣的人口規模了,可是這片土地卻是他們一個村的土地量。
里外里南北在人口和土地上面的差距真的很大。
這也是為什么在進入工業社會之后,南方發展極快,而北方慢慢衰落的原因之一。
畢竟人口紅利在哪兒擺著的。
有人才有產出,同時也需要有人才能有消費能力。
當一個地方產出和需求都很大的時候,自然能很快的發展起來,與之相反的地方,自然就發展緩慢。
而這個距離一旦拉開,勢必又會造成人口流動,之后越是發展滿的地方因為人口流出會更慢,反之因為人口流入又加劇了人家的發展速度。
陳華極目遠眺了一番,笑道:“就這里吧,咱們下去看看,挑一個具體的地方,然后準備修建營地。”
這里離富遠縣城三十公里的樣子,距離不遠也不近,再遠以后交易物資就不方便了,畢竟以牛馬車的速度,這個距離一天剛好能跑一個來回。
至于汽車,那就不要想了,這時代的汽車可是重裝備,其價格可不是現在的陳華能負擔得起的。
當然,拖拉機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再近一些又會限制陳華以后的發展,所以,這地方真的很不錯。
其實張書記之所以會帶他們來這里,也是覺得這地方比較適合陳華他們,畢竟跑來跑去的也比較麻煩,第一個地方肯定是推薦者覺得最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