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這個人不認識陳松也非常正常。
這個人就站在茹太素和陳松的旁邊,只是一直對茹太素說話,幾乎將陳松當成了空氣。
茹太素隨意的應付了兩聲,指了指旁邊的陳松,“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富平侯,陳松陳常青。”
這人的表情瞬間就變了,陳松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以前只聽見陳松的名聲,卻從來沒有見過他本人,現在陳松站在他的面前,這讓他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原來是富平侯,小人見過富平侯,見過富平侯!”這人一臉恭敬,那樣子,比面對茹太素的時候還要恭敬。
陳松擺擺手,毫不在意的道:“不用如此多禮,來你這兒主要是想看一下寶鈔提舉司。”
陳松指著院子,看著寶鈔提舉司提舉,“現在寶鈔提舉司總共有多少人?下轄的工匠又有多少?制造的寶鈔又有多少?”
事無巨細,陳松問的非常詳細。
現在不是明朝末期,所以寶鈔提舉司提舉對這些事情也知道。
他想了想,說道:“如今寶鈔提舉,下轄工匠二十七人,做事的伙計一百余人……
至于更詳細的數據,都在衙門的文書上。這些東西繁多復雜,下人一時半會也記不全!”
“既然如此,那就先進去看看吧!”
陳松邁開步子,朝著里面走去。
這個院子非常小,在中間位置有幾間瓦房。
這幾間瓦房其貌不揚,看起來更像是普通老百姓居住的房屋。
如果不是知道這里就是在戶部,陳松還以為自己走到了哪個小巷子。
一般來說,在戶部衙門當中和錢糧有關的官職都是肥差,可唯獨這個寶鈔提舉司是個例外。
這里面印制出來的寶鈔,市面上的認同感不強,就算拿出去一大批花銷,哪里有銀子來的實在?
而且普通人又怎么可能一次性擁有那么多的寶鈔呢?嶄新的寶鈔,面值大的寶鈔不比銀子,很容易會引起別人懷疑。
所以說寶鈔提舉司這個衙門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清寒的。
陳松走進一間瓦房,這個瓦房貌似是一個存放文書的地方。
房間當中擺放著十幾個書架,書架上放著文書,有些書架上面已經落滿了灰塵,顯然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人打理過。
這才是洪武十七年,就已經成了這個樣子,可見寶鈔就算是在洪武時期,也并不受歡迎。
“這里存放的都是關于寶鈔的各種文書,這里面有一部分是從中書省那邊搬過來的,數據什么的可能會有一些差錯。”
寶鈔提舉司提舉一邊在書架上翻來覆去的找著文書,一邊大聲的解釋著。
隨著寶鈔提舉司提舉的翻找,房間的空氣當中有灰塵飄起。
站在陳松旁邊的茹太素打了幾個噴嚏,鼻子紅了起來。
在房間里面站了一會兒,陳松覺得嗆,就走了出來,在門口等待。
沒過多久,提舉端著重重的一摞文書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