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已經非常簡單的說明了一下,可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知識的朝臣,又如何能聽得懂呢?
剛開始的時候,藍玉還在想陳平說的這番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有著怎么樣的含義,可是聽著聽著就覺得自己壓根聽不懂陳松到底在說什么。
最后,只覺得陳松是故作高深。
“臣已經做好了計劃,目前可以實行!”陳松再次將手中的笏板高舉過頭頂,看著朱元璋。
朱元璋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他最喜歡陳松的一點就是這個,總能在需求還沒有到達的時候,做好一切計劃。
“那好,既然如此的話,那就設置寶鈔行事衙門,全權負責寶鈔之事,賜便宜行事之權,可行先斬后奏之權,任寶鈔行事總大臣兼都察院左督御史……”
一大把各種各樣的官職從朱元璋的口中蹦了出來,陳松再次向朝臣證明了自己在朱元璋這里的殊榮。
滿朝文武無一不羨慕。
如此重視,試問整個天下又有幾人?
“臣領旨!”陳松高謝。
……
太陽高照,日光清澈。
陳松走出了皇宮,圣旨待會就會到,先回去收拾一下。
陳松要做的事情,于歷史當中沒有任何先例。
眾朝臣也進入了短暫的懵逼狀態。
陳松在早朝上說的那些話,沒有幾個能聽懂。
有些文臣甚至開始懷疑,陳松說的那些真的可行嗎?
甚至有些文臣都已經開始懷疑起了自己之前所讀過的那些書籍。
他們搜遍自己的記憶,都無法從圣人書中找到答案。
一個單薄的身影出現在皇宮外面的道路上,他手中拄著一個拐杖,上面雕刻著一只鳩鳥。
大明朝廷,會給年過六十的老人發放鳩鳥杖。
“鳩”和“九”想通,而“九”又是級數,有長久之意。
在古人看來,鳩鳥是一種品格高尚的鳥,是尊老愛幼的典范。
所以在拐杖上雕刻鳩鳥,象征著老有所依,幼有所養,有著團圓美滿之意。
此人所去的方向,正是前面的皇宮。
他不是別人,正是很早之前被貶到四川茂州的宋濂。
像這種罪官,如果沒有朱元璋的旨意,是不準離開自己所處的地方。
他這次來到京城,正是朱元璋的旨意。
至于朱元璋為什么要讓宋濂來京,這和朱標分不開關系。
朱標的仁厚,舉世皆知。宋濂年齡已大,又不在故鄉,子、孫被殺,乃人倫之悲,所以朱標就給宋濂求情,放回故里。
如今的朱元璋,妻子健在,兒子還好,所以也沒有歷史上的那么殘酷,就同意了朱標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