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權沉嚀道:“迄今為止,總共抓了多少個燕使?”
“十個!”劉真神情肅穆的回道,隨即有緊接著繼續說道:“從朝鮮人金鐘口中得知,去朝鮮國的燕使總共有十二個人,現在我們總共抓了十二個,還有兩個還處于在逃狀態!”
“這些燕使都說不是朱棣派他們去朝鮮國的,是朱棣女婿霍政派他們去的,并且他們去朝鮮國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尋求朝鮮國出兵相助,是想去朝鮮國販賣軍械。”
“哼!”朱權冷哼一聲,語氣冷冽道:“不管他們是誰派去朝鮮國的,反正就沖他們要去朝鮮國販賣軍械,就沒有抓錯!”
劉真聽聞此言,便開口問道:“那還要不要繼續搜捕剩下的兩個落網之魚?”
“不用了,現在最要緊的事是和沈王合兵!”朱權假不思索的說道。
朱權很清楚,這么多天過去還抓不到這兩個落網之魚,說明官兵已經找不到這兩人的半點蹤跡,沒有蹤跡的情況下,抓這兩人無疑是海底撈針。
甚至不排除這兩人已經逃回了北平。
他根本沒有必要為了這兩個落網之魚,耗費太多的精力,否則多少有點得不償失。
聽到朱權的話,劉真多少有些不甘心,因為為了抓這些人,死了數十個官兵和將士,現在不抓了,死的官兵和將士豈不是白死了?
可不甘心也沒有辦法,畢竟朱權都開口說不抓了,而且以目前局勢,確實沒有必要為了這兩人大動干戈。現在最要緊的事,是盡快和沈王合兵伐燕。
一段時間過后,朱權親筆寫下一封信,派人傳給沈陽衛的沈王朱模。
隨后朱權又令劉真籌備糧草,做好討伐朱棣的準備。
與此同時,朝鮮國!
朝鮮國和大明一樣,是一個年輕的王朝。
只不過不同的是,大明是一個擁有絕對主權的泱泱大國,而朝鮮國只是大明一個小小的附屬國,連朝鮮國王是不是正統國王,都得大明說了算。
作為大明的附屬國它,使用的律法是大明律,官員制度、軍隊制度也都是套用大明的官制和軍制,甚至普通百姓以及王公貴族的衣著服飾都與大明相差無幾。
論天下何國為最佳附屬國,當屬朝鮮國莫屬。
朝鮮國上下都以附屬大明為榮,當朝者也自稱朝鮮國是小中華。
漢城!
漢城位于朝鮮國中部,是朝鮮國國都,有著十幾萬人口,是朝鮮國作為繁榮的城池。
漢城王宮附近,也一座閣樓,閣樓牌匾寫著:‘禮明館’三個字。
禮明館是朝鮮國國王李成桂親自督造的禮館,專門招待來自大明的商旅,要是大明的官員來朝鮮國辦事,則是住在王宮里的大明宮。
禮明館三樓雅間內,一位錦衣少年正坐在窗邊,雙眼滿是新奇的看著窗外景色和街道上的車水馬龍。
這位錦衣少年正是奉霍政之命前來朝鮮國的霍火。
自從逃進朝鮮國境內,他就在各地官府的護送下,一路來到漢城,住進了禮明館。
為了維護大明的臉面,他專門買了一套較為正宗的大明華貴衣袍,現在他要是走在漢城大街上,回頭率別提也多高。
“叩叩!”
這時,房門傳來一陣敲門聲。
“進!”霍火輕喝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