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面成立體,就是這么一個疾病一個疾病地擴開的。打開了一個疾病的所有,你就能夠觸類旁通,會更加容易。”
“你今天的手術,可以說非常不錯,可以是一個很好甚至是非常好的手術工了。”
“但是你要注意,手術量的多少,并不是決定你最終對病人治療的效果。”
“這么來講吧,你現在所處的瓶頸,不是手術量能夠決定能不能破開的,而是需要你的認知面。”
“我們手術量的多少,只能夠決定我們手術的最低下限,手術的上限,需要靠閱讀去提升,你能懂我的意思嗎?”
王曉陽的話,瞬間就像晴空霹靂一般地在陸成的腦子里炸開。
而且,這一次的炸開,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劇烈,動蕩都要更加厲害。
陳卓遠之前對他的指點,最多只是幫他整理知識結構,而李輝主治醫師對他的指點,只是讓他打起了一個圈,
劉俊副教授和梁曹武教授,也最多只是讓他把這個圈子,稍微擴開了點。
但是,現在王曉陽的話,就是真正地針對他現在的瓶頸,專門進行的指點。
假如說陸成之前所有的知識,都是一個平面的話,那么現在王曉陽的話就像是平面外的一個點,把這個面與之連接的話,那么就真正的立體化了。
知識框架,只存在于平面立面。
知識結構,也只是在平面上下波動,
只有真正的知識系統,才是立體化的。
陸成頓住,退后兩步,深深地給王曉陽做了一揖。
“謝謝王老師!”
因為這種指點,不僅是指明了陸成的路和選擇問題,就最表淺的,這一席話,
直接讓他的醫師等級直接從lv7升到了lv8級。
而且,陸成對以后的發展方向和思路也變得格外的清晰。
陳卓遠在一旁變得略有些莫名其妙,自己師父這話,雖然聽起來有些拗口深奧,但也不至于陸成突然間行這樣的大禮啊?
難道這種話很有韻味么?
他于是疑惑地看著王曉陽。
王曉陽心里無奈地嘆了一口氣:他其實并不是說不愿意指點陳卓遠,只是陳卓遠的累積和水平都還不到那種火候,所以他的指點,對陳卓遠的用處還不大。
在沒有完成最基本的原始積累之前,理論上的指點,那都是空套的話。
而專業上的基本知識面,王曉陽哪里指點得過來?那他需要看多少書,講多少知識點?他哪里有這么多的時間?
這就是差別了。
可以這么講,陸成現在的水平,鐵定已經高于陳卓遠了。
即便陳卓遠是研究生二年級,而且快要完成規培了,陸成只是個實習生。
這個水平,代表著知識的積累和厚度,代表著總體的體積,
而在一些尖銳的部分,陸成則是要遠高于陳卓遠,
比如手術技術,比如在肩關節損傷相關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