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維京人在傳統,他們會帶著皮毛,琥珀蜂蜜和蠟經過波羅的海來到俄羅斯。然后向南直達第聶伯河并順著河流航行,最終前往他們的目的地君士坦丁堡。
這段旅程需要消耗整整一年的時間,而在君士坦丁堡完成貿易之后,他們又會順著這條道路重新返回他們的家鄉。
這些維京商人和掠奪者們開始的時候活動范圍并不大,因為他們需要在冬天來臨之前返回他們的家園,避免在危險的季節航行在大海上。
但是在公元850年之后,這些維京人不再每年都返回家鄉,而是選擇一些地區建立營寨,作為他們經商和掠奪的基地。
而當年在這座叢林中的小城鎮就是如此,那群維京人感覺在這個地方定居,用木板修住了一個環形的工事,并從不遠的湖中引來湖水灌滿了塹壕。
之所以在這里修建一座堅固的據點,一方面是為往來的商隊提供庇護,避免受到本地土著佩切涅格人的襲擊。而另一方面也作為掠奪的出發點搶掠本地的土著作為奴隸。
歷史上,這類據點有一些逐漸發展成了大城市,比如說都柏林和約克最早就是維京人的據點。
但是這個據點就屬于運氣不太好的那種,不幸的在一次佩切涅格人的襲擊中被摧毀了。
當然,這對梁恩來說并不是一個壞消息,因為和那些被放棄的據點不同,這種被戰爭摧毀的據點上往往會留下一些比較值錢的寶物。
依照著腦海中的地圖,梁恩很快就找到了當年這座城鎮首領的住所以及圣所的位置。然后用手中的金屬探測器探測了起來。
圣所遺址上什么都沒有找到,但在來到首領住處的遺址上剛走了兩步,就聽見金屬探測器中傳來了嗡鳴聲。
蹲下用一個小鏟子挖了一會兒后,梁恩就感覺自己的鏟子間碰到了什么東西,不過從敲擊的聲音上聽不像是金屬。
“看上去好像是被人工打磨過的石頭。”梁恩一邊想著一邊擴大自己的挖掘范圍,很快,一個圓形的東西就出現在了這個頂多20cm的坑里。
也就在這個時候,他認出了自己挖出的東西是一個用皂石雕刻的石碗,上邊還刻畫著一些簡單的花紋。
顯然,剛才金屬探測器找到的東西并不是這個。于是小心翼翼的把這個基本完整的石頭碗放在一邊后,他繼續清理起了下方的泥土。
很快,一片能放在掌心中的黑色金屬片出現在了坑底。這片金屬片看上去像一個大寫的字母T,而在這個T的最下端則穿著一個金屬環。
這個東西被清理出來的第一時間,梁恩就認出了這是一個雷神托爾錘子形狀的護身符。往往戰士們會隨身攜帶著這個護身符用于祈求力量。
發現護身符這件事讓梁恩精神一震,因為這代表著這個地方沒有太多的人擾動過,可以看作是一個富礦。
可惜的是,接下來好運氣好像離開了他。
直到探索完整個首領房屋,他才找到了一枚阿拉伯的第納爾銀幣,一塊拇指大小,上邊有個穿孔的琥珀和一個上邊有著厚厚一層銹跡的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