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爐子能夠形成的溫度并不算高,也就是說它無法冶煉任何鐵基合金,而只能冶煉銅,銅合金或者類似熔點較低的金屬。”
“那這是什么?”貞德另外一堆破碎的陶質容器說到,“看上去這些東西好像在火上燒過,難道就是配套用的坩堝嗎,但為什么全都是碎片啊!”
“沒錯,這應該是坩堝。”看著那一堆有燒灼痕跡的碎片梁恩點了點頭。
這些碎片如果還原的話會發現坩堝的體積并不算大,如果用來裝那些液體狀態下的金屬的話頂多也就能裝個1kg左右。
早期的坩堝冶金一次能夠熔煉的金屬數量并不算多,因為以當時人類的技術很難用耐火材料制造出體積足夠大的坩堝。
梁恩現在找到的坩堝比之前找到的坩堝體積還要小,看上去頂多能夠裝得下一兩百克的金屬溶液而已。
這當然不可能是技術問題。至少根據他們之前得到的信息來看這里的人已經能夠鑄造一些大體積的銅器了。
所以如果考慮到這處遺跡位于過去古代城鎮的核心地區,應該代表那個年代最高精尖技術的話,梁恩覺得這里很有可能冶煉某種比較特殊或者比較貴重的金屬的地方。
好在這些坩堝的從海里面有著不少冶煉物的殘留,所以在當天晚上返回之后,他們很快就利用簡單的化驗器材從這些坩堝碎片的內部提取出了殘留物并進行了化驗。
化驗的結果證明了梁恩的猜想,至少從殘留物的角度來看,這些干鍋以前也練的是黃金,白銀,青銅以及極少量的黃銅。
按照愛爾蘭國家博物館的一位學者說法,從這些殘留物中能夠看出對方在冶煉黃金銀以及,白銀以及青銅的時候但是很有經驗的,整體技術看上去也比較成熟。
但是黃銅的鑄造明顯問題很多,殘留物中各種雜質的比例有些高,至少他們找到所有和黃銅冶煉有關的坩堝里面都是一些失敗品。
同時這些合金的金屬配比也非常混亂,給人感覺當年這些人并沒有掌握任何和黃銅鑄造有關的知識。
從挖掘現場的痕跡上來看,這個地方的人的確能做到生產黃銅,只不過這種生產并不是和金銀或者青銅一樣能夠穩定地生產,純粹是通過某種黑箱反應碰運氣而已。
“說不定在他們那個年代,黃銅會比黃金還要昂貴。”梁恩和同伴會合并說出了剛才在化驗的時候發現的東西后,貞德提出了一個意見。
“我記得當年金屬鋁第一次被人類提煉出來的時候比黃金還貴,拿破侖三世還專門做了一套鋁餐具用于炫耀自己的財富,我猜這些黃銅制品很可能也是如此。”
“的確很有可能,因為有的時候技術我帶來的附加值很有可能比原料的價值高的多。”梁恩點了點頭,然后轉向了范猛。“對了,這兩天你有沒有觀察到之前那個跟蹤的家伙?”
“只觀察到一次,當時我們正在之前的遺跡那邊考古挖掘。”范猛說著拿出了手機給梁恩展示了起來。“只不過對方只是遠遠的看了一下我們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