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是弘農楊氏的嫡女,名喚楊舒樂,這弘農楊氏是大魏貴族四姓之一。
民間有句話,叫“天下糧食出楊氏。”便可看出楊氏地位。
只是楊家不大愛進京,謝慈音也不大見得著這個楊氏嫡女,只聽聞她與長平公主十分不對付,每每見著,便是腥風血雨。
聽了長平的話,楊舒樂也不惱,只朝著那兩個婆子道:“愣住干什么?還不快拉下去打?”
那兩個婆子連忙點頭,拖著那貴女下去了。
王鈺驚了,她本以為楊氏是來打抱不平救那貴女的,可眼下,她又叫嬤嬤將人拖下去打。
那長平也是,一點兒也不顧及自己的名聲,任由著楊舒樂說,然后嬤嬤拖人下去。
四姓之間來往頗多,楊舒樂瞧不上背后是新貴的長平卻對出身謝氏王氏的二人十分親熱。
“倒也不必勞煩公主另備席位,我與謝家妹妹坐一處。”她自來熟道,上首的長平嫌惡道:“是誰說了有你的位置么?”
“我坐我的,甘你何事。”楊舒樂撂下著這么一句,徑直的走向謝慈音。
前些年楊老夫人去世,謝慈音隨著母親去祭拜,曾與這楊舒樂有過幾句話的交情,此刻人家點了她的名,她也不好駁了人家的面子,只得給來的楊舒樂挪位置。
楊舒樂才坐下,上首的長平就發話了“今日日頭太大,散了吧。”
這便是,明戳戳的打楊舒樂的臉了;一直笑著的楊舒樂終于有些面色不虞了。
“你要走,你走就是了,我們玩我們的。”楊舒樂道。
一直不發話的常嬤嬤終于開口了“楊大娘子怕是在家沒學好禮儀,這主人家說散,那便是散了,誰還會恬不知恥的說再玩會兒,這話叫太妃聽見,怕是要氣昏去了。”
果然,姜還是老的辣。常嬤嬤將楊老太妃提出來了,還怕她楊舒樂不聽話?嘖嘖嘖,謝慈音心頭感嘆道。
她想起自己上一世的無知無謂,真真是感恩父母,將她護得太好。
上一世的她,定了婚期后就回江寧待嫁了,嫁進太子府后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這京中誰與誰有恩怨,誰與誰親熱,她是一概不知的。
近來宴席去的多了,誰家與誰家有恩,誰家與誰家有怨,都叫她聽了好幾耳朵去,也有幾分了解。
楊老太妃就是楊舒樂的親姑奶奶,先帝去時,后宮只留了兩位,一位是當今天子的生母孝敬皇太后張氏,一位就是位高權重沒有子嗣的嫻靜皇太妃楊氏。
眼瞧拿話壓住了楊舒樂,長平譏笑著起身,叫眾人各回各家去罷,眾人朝她福禮,她連個眼神都沒給眾人,徑直的走了。
“怎么沒聽見母親說,你來了長安?”三人一道出園子,謝慈音出聲問道。
“姑奶奶想念我與哥哥,叫我與哥哥進京來與她作伴。”楊舒樂解釋道。
寒暄兩句是禮儀問題,這兩句寒暄完,謝慈音就不再與她搭話了。
尚晨苑極大,除了方才公主舉辦曲水宴的晨園,還有好些園子樓閣,風景十分的好。不過眼下,誰也沒有這個心思逛風景。
出了晨園,謝慈音便朝楊舒樂告辭道:“這時辰也不早了,我與妹妹就回家去了。”
楊家在京雖有府邸,但府中無人,今日她哥哥又有應酬,她回府也是無趣,索性邀約了二人上輕音閣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