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英、美此時援助給蘇聯的大多都是些補給之類的,比如罐頭、軍裝、機車、汽車、鐵軌之類的,直接援助用于作戰的裝備并不多,甚至這些裝備的性能、質量堪憂,“瑪蒂爾達”和“M3中型”坦克就是其中之一。
但罐頭、軍裝、鐵軌等援助可以為蘇聯節省下大量的勞動力使蘇聯集中力量生產裝備。至于“瑪蒂爾達”這些玩意,雖然對蘇軍來說甚至還有學習的過程,但如果沒有這些就意味著有幾支蘇軍要在沒有坦克掩護下向德軍沖鋒……所以這并不是與T34比較孰優孰劣的問題,而是跟純步兵部隊比孰優熟劣的問題。
蘇聯從某種程度上說,在戰爭爆發時就是依靠這些援助堪堪頂住德軍的進攻。
此時高加索這條運輸量最大的援助線一斷,同時德軍又漸漸從冬季的極寒中緩過氣來,于是勝利的天平很快就會朝德軍一方傾斜。
現在這樣的狀況,就連麥赫利斯這個對戰爭一無所知的“最高統帥部代表”都知道已經不適合繼續進攻了。
“基輔危險了!”舒爾卡看著地圖說。
“什么意思?”麥赫利斯疑惑的問。
“我想,我們還沒能與基輔取得聯系吧!”舒爾卡問。
“是的!”麥赫利斯回答:“我們的軍隊在卡盧加受阻,無法繼續往前推進!”
蘇軍以4個集團軍加一個騎兵軍的兵力,協同黑海艦隊以及淺水艦隊往基輔方向進攻試圖與將被分割開的基輔戰區與莫斯科連成一體,但他們甚至都沒能打到布良斯克……它位于莫斯科與基輔的中間位置。
“我們是從基輔調來的,所以知道基輔的防御情況麥赫利斯同志!”舒爾卡指著地圖說:“雖然我們當時守住了基輔并以其威脅德軍的側翼,但我們之所以能守住它完全是因為德國人集中兵力進攻莫斯科以及糟糕的天氣。現在敵人已經被我們打退,很可能會將目光轉向基輔。另一方面,我們在高加索一帶的補給又成級數的減少……”
麥赫利斯點了點頭,回答道:“說得對,舒爾卡同志,基輔的補給有相當一部份來自援助物資!”
“基輔的補給大致分兩種途徑!”舒爾卡說:“一是從敖德薩至基輔的鐵路線,另一個是從敖德薩、奧恰基夫等地通往基輔的公路!”
原本還有第三種途徑,沿著第聶伯河水路運輸,但冬季第聶伯河有幾個月的封凍期。
“鐵路很容易被敵人戰機封鎖!”舒爾卡說:“除非我們能取得制空權,公路在這冬季的運輸量又十分有限,這使基輔與黑海之間的聯系十分脆弱!”
就像之前所說的,基輔是依靠第聶伯河及敖德薩鐵路線才建立起一道狹長的防線和補給線。
這防線在之前德軍全力進攻莫斯科無暇它顧時還勉強能守住,現在就危險了。
“你認為他們會進攻基輔?”
“我不確定,麥赫利斯同志!”舒爾卡回答:“但我認為他們會把進攻重點轉移到南方,在中部進攻莫斯科受挫后,他們可能會考慮進攻敖德薩……德國人可能不會直接進攻基輔,因為基輔防守嚴密直接進攻會付出慘重的代價,而且沒有很大的意義。他們通常會繞過基輔往縱深進攻,沿著黑海岸越過第聶伯河進攻克里木半島。一旦他們拿下克里木就直接威脅到高加索山脈,再往東就是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