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赫利斯不由瞪大了眼睛,說:“那是我們的油田!”
“這只是我的猜測,麥赫利斯同志!”舒爾卡說:“英國人和美國人斷了我們南面的援助,會直接造成我們在高加索一帶的補給困難……因為原本那里是源源不斷的將物資往莫斯科往基輔運,現在卻需要其它地方往高加索運補給,而此時整個蘇聯都處于物資緊缺的狀態,如果德國人看到這一點的話,他們可能會利用這一點!”
“你說得很有道理,舒爾卡同志!”麥赫利斯回答:“我想,我應該馬上去莫斯科警告其它人!”
說著麥赫利斯馬上就從墻上取下了武裝帶一邊為自己扣上一邊叫上警衛員。
打開門時,麥赫利斯又像想起什么似的回頭交待道:“舒爾卡同志,這是軍事機密,明白嗎?不能告訴任何人,任何人!”
“是,麥赫利斯同志!”舒爾卡回答:“我沒說過那些話!”
麥赫利斯滿意的點了下頭然后就出去了。
舒爾卡其實知道麥赫利斯的真正用意,當然也有軍事機密的因素,但更重要的還是麥赫利斯會告訴別人那是他的想法……這也是麥赫利斯的目的,讓別人對他刮目相看。
這可以說是一種盜用,但舒爾卡并不介意。
因為他就是希望通過麥赫利斯警示蘇聯高層。
戰場出現的這些變化讓舒爾卡感到有些無奈,他雖然拯救了基輔甚至還在莫斯科戰役中發揮了作用減少了蘇軍的損失,但總會發生些意外讓戰局重新回到原有的軌道上。
比如,當整體形勢對蘇軍十分有利時,突然英國人又截斷了高加索地區的補給。
不過這似乎是正常的。
因為英國一直以來都希望蘇德戰爭能打得越久越好最后打得兩敗俱傷,這也是英國會不遺余地的支援蘇聯的主要原因。
歷史上的英國甚至對蘇聯的要求陽奉陰違拖而不決……
其實解決蘇聯的困境很簡單,英國與蘇聯分別在德國的東西兩面,再加上南面的非洲,實際上是把德國包圍在中間。
德軍主力進攻蘇聯,那么英國只需要對德國發起進攻就能讓它遭到兩面夾擊甚至三面夾擊首尾難顧。
但英國卻一直找借口拖延,甚至在美國總統愿意派兵參戰的情況下也這么做,非洲戰場同樣是以慢節奏推進,直到蘇聯快要全面取得勝利的時候,英、美再發起諾曼底登陸爭搶勝利果實。
于是同樣的,舒爾卡意識到蘇聯的敵人或許不只是德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