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隊德軍士兵借著坦克的掩護逼進蘇軍陣地。
這一回他們并不急著沖上來與蘇軍近戰,他們以坦克殘骸為依托一邊用炮火壓制蘇軍一邊用往兩側構筑工事……這工事先是單兵掩體,然后再加單兵掩體互相連接起來形成一道戰壕。
由此也可以看出德軍是準備穩扎穩打,也就是先構筑防線,然后再以防線和坦克殘骸為依托發起沖鋒。
那時,德軍素質比蘇軍好,又居高臨下占據地理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沖鋒沒理由會輸給敵人。
事實也的確如此。
不過舒爾卡卻不會守在原地坐等失敗。
在德軍構筑好工事準備沖鋒的時候,舒爾卡一聲令下蘇軍士兵就由交通壕撤到了第二道防線,順便又在身后布下了一片地雷以及鐵絲網。
這讓德指揮官埃德蒙德中校有一種使勁打出一拳卻打在棉花上的感覺。
更糟的還是,在第一道防線與第二道防線之間,大慨兩百米的距離再次空出一片開闊地……
“我們可以繼續將突擊炮往上派!”鮑爾中校說:“畢竟我們已經成功了,我是說,我們成功占領了一道防線。這證明敵人對我們這種戰術毫無辦法!”
鮑爾中校的想法很簡單,如果敵人對這種戰術沒辦法的話,也就是說能占領一道防線就能占領另一道防線。
于是用不了多久,俄軍就會被德軍從馬馬耶夫趕出去。
“也許你是對的,鮑爾中校!”埃德蒙德中校說:“但天色要黑了,如果要這么做的話,我們的動作必須快一點!”
鮑爾中校沒有浪費一點時間,馬上就命令部隊投入戰斗。
但進攻第二道防線比想像的要困難得多。
原因是突擊炮必須穿過縱橫交錯的戰壕,這些戰壕由于是構筑在反斜面上的,面向山頂陣地的那面特別高,也就是戰壕兩邊落差很大。
這給坦克越壕造成了一些麻煩,再加上戰壕壘土又比較松,有些坦克就像是從懸崖上掉落似的狠狠的砸了下來……里頭的坦克乘員被撞得鼻青臉腫不說,有些坦克還在越壕時整個翻了過來,就像被掀翻的烏龜似的無法動彈。
另一方面的麻煩就是地雷。
德工兵必須頂著蘇軍的子彈和炮彈清除路障為坦克開一條路。
進攻第一道防線時是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的,原因是那片空地經由敵我雙方反復沖殺,地雷、路障等早已被清除干凈了。
然后,在近一小時的折騰之后,德軍只有兩輛突擊炮沖近第二道防線,而這兩輛突擊炮遠不夠為德軍提供掩護。
就在這時,在埃德蒙德和鮑爾中校的無奈中,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埃德蒙德中校向前線指揮官下了一道命令:“組織防御!能守住你們的防線堅持到天亮,勝利就是屬于我們的,明白嗎?”
“明白,長官!”科萊因少校回答。
科萊因少校是第29突擊炮營營長。
德軍在戰斗中通常都是坦克部隊指揮步兵作戰,因為他們認為在戰斗中應該始終保持以坦克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