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彈!”保盧斯聽了弗雷德的報告后,不假思索的就回答道:“如果那是木制浮橋的話,我相信汽油彈會有效!”
應該說保盧斯估計得很準確。
他之所以第一時間就判斷那是木制浮橋,是因為如果不是木制浮橋的話幾乎不可能這么段的時間就搭起五座。
而如果這些浮橋是木制,那么當然就要用火攻。
弗雷德上校馬上就將保盧斯這個想法付諸實施。
火攻至少有幾個好處,比如它可以在河面上持續燃燒,再比如對引燃浮橋或是燒斷繩索,更重要還是投擲燃燒彈不需要太精確……
這一點對于德軍夜間戰斗機來說很重要。
夜間戰斗機的飛行員是超高強度作戰,因為他們不但要應付來自敵人的威脅,比如高射火力或是探照燈。
這其中探照燈聽起來似乎算不了什么,許多人以為它不過就是敵人的照明設備,鎖定目標后好讓高射火力射擊。
事實當然不是這樣。
防空探照燈不僅是一種照設備,它同時也是一種武器。
光柱如果從側面照射敵人駕駛艙的話,高強度的光線不僅會使飛行員瞬間失明,跟蹤時間久一些還會導致飛行員頭暈、嘔吐。
如果此時飛機是在高處平飛的話那問題還不是很大,但如果是低空飛行甚至是在朝目標俯沖,被探照燈的光線壓制那就是九死一生。
在這種高強度的壓力下作戰,就算是最優秀的飛行員想要投擲航空炸彈命中目標是很困難的,何況浮橋的目標還很小。
但是,汽油彈就不需要直接命中目標,飛行員只需要確保汽油彈在差不多的位置爆炸,最好是在上游,然后火勢就會借著河水蔓延,而且還會蔓延成一大片……這對德飛行員是很大的優勢。
戰局果然也是這樣。
德軍飛行員將一個個汽油彈投往伏爾加河上。
此時的德軍飛行員使用的是一種被它們稱為“航標燈”的戰術。
簡單的說就是開始投擲的幾枚汽油彈不指望炸毀目標,只要求在目標附近炸開并照亮河面。
這火光就會為德軍后續戰機提供一個參照點,就像航標燈為迷失的船只照亮方向一樣,告訴其它飛行員哪里是河面,讓他們能夠目測與河面的距離,然后偵察機再指示以目標為基點的方位,接著就一步一步的將燃燒彈準確的投擲到目標上。
確切的說,此時的德軍還沒有燃燒彈。
或者說,他們的燃燒彈其實是土制燃燒彈……油桶是經過簡單的處理,一面凹陷并且有刻痕,更容易被裂開,然后在投擲前裝上定時炸彈。
這樣的油桶,在砸往地面時往往就因為撞擊裂開,汽油四溢,接著定時炸彈一炸開很快就會將汽油引燃。
如果是對地面進攻時,德軍飛行員還會為了安全不加定時炸彈而直接用油桶,之后再用曳光彈或是炸彈轟炸汽油投擲的位置將其引燃。
但在河面上攻擊顯然需要定時炸彈。
那些油桶甚至都是在河面飄浮一段時間,然后轟的一聲炸開……霎時伏爾加河上就火紅的一片,汽油在河面上燃燒并迅速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