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擊蘇軍逃兵的是德第60摩步師第179團2營。
其實它并沒有一個營,因為2營的任務是占領沿岸建筑掩護主力部隊進攻。
這個任務看似簡單但其實卻困難且危險。
首先是因為它進攻的目標是建筑,眾所周知要奪取建筑是最困難的,它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無法預估的突發情況。
其次是要守住這些建筑。
在這方面營長保羅少校主要是依靠炮兵和空軍。否則一個營的士兵無論如何也守不住沿岸數十幢建筑,其中還有些是大型建筑。
因此,在打到糧倉時,2營就只有兩個連……一個連的兵力已經分散到之前的建筑中并與蘇軍展開爭奪。
糧倉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因為它盤據著察里察河的彎曲部,就像是一枚釘在德軍進攻線上的釘子,必先除之而后快。
不過保羅少校在發現幾個邊三輪機槍手被敵人擊斃之后反而放下了心。
蘇聯人沒有做好駐守糧倉的準備,這可以從剛才遭到的抵抗可以看得出來。
槍聲并不密集說明敵人兵力不多,幾聲槍響后就有五名機槍手被擊斃,這么精準的射擊只有狙擊手才能做到。
所以保羅第一時間就做出判斷,駐守糧倉的敵人只有數量不多的狙擊手。
然后,保羅少校就下令:“火力壓制,快速占領!”
副官會意,馬上就將命令分步驟傳達下去。
火力壓制是由機槍和迫擊炮組成的,其中大多是機槍,因為迫擊炮是曲射炮,很難將炮彈打進建筑內,同時迫擊炮炮彈打在糧倉樓頂就像是撓癢似的起不了什么作用,于是打幾發之后副官就讓迫擊炮停了下來。
快速占領是由七連負責主攻,八連做為預備隊。
七連第一時間就將部隊分成三個部份:一排從正面進攻,二排、三排分兩翼包抄。
這是德軍進攻某幢建筑時的標準程序。
原因是建筑的入口太少,將所有的兵力集中在一面顯然不利于進攻。
德軍會嘗試從其它方向同時進攻甚至通過爆破增加入口發起突襲。
不過這一次,他們發現想在墻體上炸開一個缺口十分困難,因為糧倉一樓的墻體是半米多厚的鋼筋混凝土,這幾乎達到了碉堡的厚度,炸藥包也只能在它上面炸出一個小坑。
因此,他們只能尋找倉門和窗戶。
問題是糧倉只有通風孔而沒有窗戶……只有住人的地方才需要窗戶,糧倉只需要通風就可以了。
于是就只剩下四個入口,都是可供兩輛汽車并排駛入的倉庫門。
這寬度按常理說對德軍的進攻已經足夠了,但很快德軍就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砰砰”……
隨著一聲聲槍響,幾名德軍士兵就倒在了倉庫門口,而他們甚至連敵人在哪里都不知道。
但這并沒有阻止德軍沖鋒的腳步,戰斗經驗豐富的他們知道一點:對付敵人狙擊手時絕不能在遠處觀望與敵人對射,那只是找死。
正確的方法就是要利用人多的優勢與對方近距離作戰,到時己方火力很快就會將對方壓制住并獲得最終的勝利。
所以,連長鮑赫少尉大聲命令:“動作快,沖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