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德軍海岸步兵及時將蘇軍阻止在河面上的話,這一堆炮彈就能發揮大作用了。
但事實卻并非如此,炮彈過來時蘇軍已經占領海岸防線,就只有幾艘收尾的兩棲登陸船還在河面,它們隨即也在炮火的“催促”下上了岸,于是炮彈幾乎全部炸空。
喬納斯少將初時還以為事情會像他估計的那樣發展,直到副官急匆匆的向他報告道:“將軍,第83炮兵團遭到敵人進攻!”
喬納斯少將不由一愣,這也就意味著他剛才下達的命令完全沒起到作用。
此時的喬納斯少將腦海里閃過一句話:“敵人速度太快了!從渡河起到撕開防線再到進攻炮兵團,前后不過十幾分鐘!”
看了會兒地圖,喬納斯少將就下令:“命令第83炮兵團撤退,還有第93炮兵團!”
“是!”
將炮兵團撤出是常識,否則,可以說是沒有抵抗能力的炮兵就將直接面對那些如狼似虎的敵人精兵,那跟自殺沒什么區別,同時還會有大批寶貴的炮火落入敵人手里。
喬納斯少將不知道的是,他的注意力被成功的轉移到了炮兵上。
此時的蘇軍主力,其實是沿著察里察河一路往鐵路橋方向進攻。
進攻打得很順利,因為德軍防線是沿著河岸布設,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野戰工事……房屋建筑距離河岸較遠,這主要是因為每年夏季當冰雪融化時河水就會暴漲并淹沿原本的河岸,即便沒有被淹沒的位置也是泥濘一片不適合居住。
然而,德軍為了能依托察里察河阻止蘇軍進攻,就不得不將防線布設在河邊。
這些防線大多是構筑在地面上的,比如用沙袋,或是水泥工事。
這是無奈之舉,如果像往常一樣挖戰壕的話,它很快就被積水填滿。
只有少數地勢較高的地段才能挖出戰壕和掩體。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德軍這些防線是面向察里察河的。
蘇軍主力在糧倉對應的河岸撕開一個口子,然后馬上分成兩個部份進攻。
一部份是海軍步兵營,他們直接從側翼對德軍防線發起進攻。
另一部份則是舒爾卡帶領的學員部隊,他們是繞到德軍防線的后方,也就是與海軍步兵營兩面夾擊駐海岸的德軍部隊。
這兩部份配合得很好,海軍步兵營猛打猛沖吸引德軍注意力,而狙擊連、迫炮連則在后方朝敵人放冷槍狙殺其重要目標或是壓制火力點。
在這快速且凌歷的進攻下,德軍海岸駐軍迅速崩潰,然后就身不由已的沿著蘇軍進攻的反方向撤退。
不過十幾分鐘,舒爾卡就帶著部隊轉過彎曲部打到了鐵路橋。
這時走在前頭的瓦西里突然返回,他在看到舒爾卡時就報告道:“上尉,我們有麻煩了,鐵路橋方向發現坦克,看起來像是德國人的‘新型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