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的一聲,翰恩才剛冒出頭就被一槍爆頭,連哼都沒有哼一聲就跌回了坦克艙。
或許是這一切發生得太快了,那一瞬間坦克乘員甚至都沒反應過來,他們還以為車長回來是踩空了或是躲避子彈。
直到發現車長好一會兒都沒反應,機靈的炮手才突然意識到發生了什么。
“關艙蓋,關艙蓋!”炮手大叫:“把那該死的艙蓋關上!”
機電員一貓腰就鉆到艙蓋的位置,坦克對他們來說就像自己的家一樣熟悉,即便在黑暗中他們也能熟練而準確的走位。
但是已經太遲了……
就在機電員伸手要關上艙蓋時,一枚冒著青煙的手榴彈適時從外面投了進來。
而機電員在慣性思維依舊把艙蓋一拉,扣上。
“轟”的一聲悶響,就像鞭炮被捂在鐵罐里炸開發出的聲音。
事實上,因為坦克裝甲很厚,所以這聲音可能比鞭炮還要小得多。
但這并不代表其傷害小。
事后檢查的時候,發現這些坦克乘員大多都是七竅流血而死,于一幸免……他們不是死于手榴彈的彈片,而是密閉空間內突然增大的壓強。
而此時的瓦爾特甚至還不知道七號車發生了什么,還在一次次呼叫。
不過這樣的狀況也沒能持續多久,因為他很快就發現上方的鋼梁依稀出現幾個黑影。
“我們應該撤退,上尉!”炮手慌張的說:“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撤退!”瓦爾特下令。
瓦爾特是名成熟的指揮官,雖說他這個命令看起來很不厚道:七號車車長一直要求撤退,一直被否決,而在七號車被炸毀后,瓦爾特自己卻選擇了逃命。
這從道德和勇氣方面看的確不合適,但戰場就應該這樣做。
排除其它的一切理性分析,六號車此時繼續留在這里就只有一個下場,像七號車一樣被炸毀而無法發揮任何作用。
從這個現實來看,任何一個還有理智的指揮官都不會選擇留下。
但天公卻不作美,坦克啟動后卻沒有往前移動,不管駕駛員怎么踩油門。
于是瓦爾特等人就知道等待他們的會是什么了。
兩輛坦克沒有費多大工夫就被蘇軍解決掉,第二輛是被海軍士兵用炸藥包引爆的……海軍士兵從鋼梁上越過坦克,然后跳到坦克的另一頭,將炸藥包綁在坦克上實施爆破。
只聽“轟”的一聲,整輛坦克都被炸成了一團火球。
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海軍步兵在鋼梁上綁好繩索,然后將一包包準備好的炸藥吊運到橋墩上環繞著一圈綁好,牽好電線并馬上引爆。
一聲巨響,鐵路橋就被炸上了天。
“撤退!”
“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