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喜歡在戶外擺一張躺椅,居高臨下的看著山下的景物,如果有興致,他還會豎起畫板畫上一幅畫。
就在希特勒放松自己時,戈林走到了他身邊。
“希望你要報告的是好消息,我的元帥!”希特勒頭也不回的說。
“抱歉,元首閣下!”戈林回了一聲,然后就不說話了。
戈林知道自己該什么時候閉嘴,比如說現在,他就不確定元首是否想聽這個消息。
好消息?自從莫斯科戰役后就難得有什么像樣的好消息了!
希特勒也明白這一點,東線的戰事已越來越困難,開戰時輕松且一個接一個連續的大勝仗的時代似乎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他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嘆了口氣,問:“斯大林格勒?”
“是的,斯大林格勒!”戈林回答:“穿插計劃已經徹底失敗了,另外俄國人還改變了戰術,它造成我軍傷亡直線增加,而前進速度卻十分緩慢!”
希特勒突然轉過身,然后揮著拳頭說道:“保盧斯可不是這么說的,他向我保證過很快就能突破斯大林格勒的防線并把它踩在腳下!很快!不只一次!”
“很明顯!”戈林攤了攤手:“他沒能做到這一點!”
戈林有些幸災樂禍,他很需要這個,因為自從大不列顛空戰的失敗之后,戈林已漸漸失勢了。
對于這一點,戈林一直梗梗于懷。
因為不列顛空戰的失敗其實與希特勒有關……戈林的意思是將空軍集中轟炸英國的機場和軍事設施,而希特勒卻命令空軍轟炸倫敦本身。
兩種選擇應該說是各其道理。
戈林的想法是集中火力先殺傷敵人有生力量,如果能將英國空軍擊潰,那么德國空軍想轟炸哪里就轟炸哪里。
希特勒的想法則是用轟炸報英國轟炸德國的一箭之仇,通過轟炸摧毀英國人的抵抗意志從而迫使其投降……因為他認為英國百姓才是更脆弱的一方,所以整體打擊更有效。
事實證明希特勒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純粹的空中轟炸很難的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尤其是二戰時期的戰機。不僅如此,它反而會引發百姓的憤怒從而與軍隊同仇敵愾并團結在一起。
所以這其實是戰略方向上的錯誤,這就注定德軍要打輸這一仗。
不過當然,希特勒是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的,這個黑鍋當然要由戈林來背。
戈林能做的,就是希望能找到一個表現的機會重新獲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