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利科夫同志!”在舒爾卡和戈利科夫估計德軍這新戰術能造成的不利影響的時候,阿基莫維奇就遞上了一封電報:“這是我們的偵察人員從卡拉奇發來的電報……德國人在幾個不同的位置開辟新機場!”
“新機場?!”戈利科夫不由一愣,然后馬上接過電報,看了看后就愁容滿面的對舒爾卡說:“看來我們必須要對影響重新估計了!”
舒爾卡點了點頭。
這是毫無疑問的。
如果德軍只是加強東岸的轟炸的話,那么斯大林格勒或許還能勉強維持,但現在德軍新建機場而且還是幾個,就意味著雙管齊下,也就是在封鎖東岸的同時還大幅增加德軍的空運補給。
舒爾卡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這時是蘇聯冰雪融化到處都是泥濘一片的時候,這使地面運輸十分困難,再加上蘇軍在敵后到處布設游擊隊偷襲、破壞鐵路線和公路線,使德軍的補給一直無法跟上前線的需求。
這也是斯大林格勒能堅持到現在的原因之一。
然而,空運補給卻是不受這些自然條件和游擊隊限制:道路泥濘對飛機沒有影響,如果說有影響那也是機場維護會困難些,游擊隊也同樣無法威脅飛機,除非他們能進攻機場并炸毀飛機,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可以想像,德軍的補給情況會成級數的好轉,于是德軍會有更多的部隊和裝備投入斯大林格勒戰役,斯大林格勒的壓力則會成級數的增加。
甚至舒爾卡的“冷槍冷炮”運動也可以說是沒有多大效果了……這運動的目的是消耗敵人補給和兵力,但現在德軍補給和兵力卻迅速增長,也就是說它能起的作用就被化于無形了。
“這些混蛋!他們從哪里調來的那么多飛機!”戈利科夫不由罵了一聲。
“也許是從高加索方向!”阿基莫維奇回答:“從高加索那邊傳來的情報,德國人的飛機少了許多!”
戈利科夫想也不想就回答:“那么他們就應該加大進攻力度,在高加索方向狠狠打擊敵人早日取得勝利!”
戈利科夫這話有它的道理。
因為如果高加索方向取得了勝利,那么就是對斯大林格勒戰役的一種聲援,甚至如果德軍崩潰的話,高加索方向的蘇軍還能進攻德軍的后勤補給線甚至將德軍包圍。
但是……
“那是山區,戈利科夫同志!”阿基莫維奇回答:“而且是高海拔山區,德軍雖然失去空中優勢,但他們一旦采取守勢我們就很難進攻!”
任何山區都易守難攻,尤其是補給很難運送上去的高拔海山區。如果德軍占領了制高點就更是如此。
所以,寄希望于高加索地區先取得勝利然后為斯大林格勒解困是不現實的。
“那些運輸機呢?”戈利科夫又問:“如果他們可以調用那么多運輸機運送補給,為什么之前沒這么做?”
“那些同樣是原本為高加索的敵人運送補給的運輸機!”阿基莫維奇回答:“德國人很可能是只為高加索的山地師提供陸地補給,所有的運輸機都轉向了斯大林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