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可能,上尉!”衛生員說:“敵人的淺水重炮艦沒有布署在頓河,它們在伏爾加河!”
里希特又聽了一會兒,這時聲音更明顯了,于是里希特就對著一名迫炮手叫道:“維斯,來一發照明彈!往河中心打!”
“是,上尉!”
“嘭”的一聲,一發照明彈就被發射到空中然后漸漸亮了起來。
亮光很快就照亮了河面,里希特以及他的部下被亮光下的場景驚呆了:只見一艘艘兩棲登陸船正朝他們所在的位置緩緩開來,船上擁擠著俄軍士兵,無一例外的舉著槍一臉殺氣的將槍口對著這邊。
只愣了一秒,里希特上尉馬上就反應了過來。
“敵襲!”里希特上尉大叫:“組織防御,別讓他們上岸!”
德軍動作很快,當即抓起自己的裝備沿著河岸展開……
但一切都已經太遲了,幾乎是在里希特上尉下令的那一刻戰斗隨即打響,兩棲登陸船船頭的機槍“嘩嘩嘩”的朝德軍射來成片的子彈,同時兩棲登陸船又加快速度朝岸上猛沖。
與此同時,舒爾卡又通過步話機對炮兵下令道:“開火!”
這是特魯法諾夫分配給突擊隊的一個炮兵團,這個炮兵團事先已經在炮兵觀察員的引導下調整好射擊諸元……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困難,因為在試射時德軍甚至以為這些炮彈是失了準頭打偏的。
于是,一陣炮火狠狠的砸在岸邊的正忙著組織防御的德軍頭上,立時就將德軍成片成片的炸上天。
當然,德軍在河岸的防御也就無法組織了。
事實上,德軍在河岸一直都有防御,這些防御甚至都是蘇軍構筑的,因為在這個部位河對岸就是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是德國人。
蘇軍打到這里時就有必要朝河對岸構筑幾道戰壕或挖幾個掩體,否則敵人從對岸用機槍就能掃射到這邊。
但如果是德軍占領這里就沒有這方面的擔心了,甚至因為對岸是自己人,敵人如果進入這片河域就會在德軍的兩面夾擊之下,于是他們很放心沒有加固這些戰壕和掩體。
其結果就是,一片炮火之后基本就將這些掩體炸得只剩下一些小水溝了。
兩棲登陸船乘著這時再往河岸防線一沖,德軍防線很快就此崩潰。
如果,德軍要想擋住蘇軍這次來自頓河的沖鋒的話,應該是頓河東岸的德軍第一時間反應過來實施火力壓制,或者及時用炮火進行不動攔阻射擊。
但德軍這兩樣都沒有。
前者是因為德軍在黑暗中沒能及時發現頓河里的敵情,后者則是德炮兵反應時間太短……雖然德軍步炮協同很緊密,但依舊不足以趕在蘇軍登陸時打出炮彈炸出火墻。
于是,等待德軍第91步兵師的,就只有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