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就算有他們的支持和幫助,我們也……”
“我說的不是爭取他們的支持!”舒爾卡說:“我說的是發動他們起來反抗德國人!”
“發動他們?”佐洛塔廖夫和其它人聞言不由目瞪口呆。
“是的,發動他們!”舒爾卡說:“利用群眾的力量!”
佐洛塔廖夫沉默不語,其實并不是他不知道這么做,而是他實在對“利用群眾的力量”、“發動百姓對抗德軍”沒有很大的信心。
原因就不用多說了:斯大林格勒屬于俄羅斯,哈爾科夫屬于烏克蘭,米洛韋則是在俄羅斯與烏克蘭的交界地,百姓對蘇聯政權的支持率并不高……米洛韋雖然有偏向蘇聯的游擊隊,但德軍也同樣拉攏反對勢力并組成了民兵。
也就是說,有相當一部份勢力會處在觀望的狀態下。
舒爾卡解釋道:“德國第6集團軍已經投降了,這個消息……就算米洛韋的百姓在德國人的封鎖之下,只怕也不徑而走!”
“當然!”佐洛塔廖夫回答:“我們的游擊隊已經把消息放出去了!”
“那么!”舒爾卡說:“如果我們再空降一支部隊到米洛韋,并告訴他們德國人很快就會被我們趕出去了,你認為米洛韋的百姓會怎么想?”
佐洛塔廖夫聞言不由點了點頭:“說得對,舒爾卡同志!那些在觀望狀態的人,他們很快就會倒向我們一邊!”
“是的!”舒爾卡說:“我們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發動百姓,在空降部隊的帶領下占領火車站,火車站儲存有大量的軍用物資,其中包括步槍、彈藥,我們可以用這些物資把百姓武裝起來。換而言之,我們可能只需要區區一千人,就占領并控制整座城市!”
眾人聞言不由紛紛點頭。
這個計劃就算不成功,損失的也只是一千名空降兵。
而萬一成功了,就是在敵人中間扎下了一個堅實的據點并徹底切斷了鐵路運輸使德軍無法通過鐵路大批量的撤離,于是德軍撤退速度就會成級數下降。
“三號高地用于控制公路!”舒爾卡說:“那是一條公路主干道,雖說我們無法徹底切斷這條公路,但卻可以居高臨下的用火力壓制,德國人要從這條公路逃走,就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
“那么布圖爾村呢?”特魯法諾夫問:“我知道敵人的列車炮在那,但是,這種情況下進攻敵人列車炮似乎沒有多大意義!”
看起來的確沒有意義,因為列車炮短時間內肯定無法運走,所以不需要蘇軍動手德國人也會將其炸毀。
“重點是那一個旅的技術工兵!”舒爾卡說:“消滅他們會使德國人損失一批技術人員,另外,占領布圖爾村既可以與我軍夾擊敵人防線使第51集團軍打開缺口,又與三號高地、米洛韋形成一個三角形,它們可以互相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