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爾卡后來找索科洛夫談了這個問題。
舒爾卡說的簡單直白:“這樣的事絕對不能再繼續下去了,現在是因為戰爭的壓力前線需要有經驗能拼命的戰士,但如果過份了,那就是逼著上級撤掉這個營,到時會有什么后果你應該明白,就算是我也沒辦法保住你們!”
“明白,舒爾卡同志!”索科洛夫鄭重的點了點頭,回答:“我保證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件!”
很明顯這并不是索科洛夫的意思,他是個聰明人,知道這么干會把第二步兵營乃至舒爾卡都推進深淵。
也就是說那些動作都是對指導員有私人恩怨的戰士私下干的,之前就連索科洛夫自己都不知道。
現在索科洛夫知道了,當然不允許它繼續。
索科洛夫的做法很聰明,他把這一條加進私刑里:如果有誰因為私人恩怨對自己的戰友下手的話,以叛徒、逃兵論處。
之所以說這條命令“聰明”是因為兩點:
一:基里爾洛維奇希望廢除私刑,也就是將第二步兵營的權力抓在政委手里。
但私刑里卻有一條對指導員有利甚至關系到指導員生死的命令。
那么基里爾洛維奇是廢除私刑好還是不廢除好呢?
如果廢除了,能管得住這些從懲戒營里出來的亡命之徒嗎?
最終基里爾洛維奇還是選擇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嘴上雖然沒說允許私刑的存在但卻默許了。
另一個聰明的地方,則是這條命令里說的是“對戰友下毒手”而不是“對指導員下毒手”。
如果說的是“對指導員”,那么命令很快就會一傳十十傳百,第二步兵營打黑槍的罪名也就坐實了,到時政委就不可能不管這件事。
而“對戰友”這句話不僅可以讓戰士們清楚的明白意思,還能很好的避免這一點。
從這也可以看出索科洛夫是個粗中帶細的人,他不僅會打仗在管理部隊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
基里爾洛維奇對于這種情況也只能默認,同時也意識到想要取代舒爾卡在第82步兵團的位置是幾乎不可能的,畢竟舒爾卡的威望是在戰斗中憑著鮮血和生命拼出來的,與戰士們之間的感情是戰場上的生死依存、是刀口舔血、是兩肋插刀。
如果一直是和平時期,那基里爾洛維奇或許還有可能占上風,但誰都知道戰爭還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所以依舊是“突圍英雄”說了算。
不過舒爾卡占上風卻并不是因為這件事。
舒爾卡其實一直都沒有把這些政委、指導員的事情太放在心上,因為他知道現在的重點依舊是打仗。
所以,只要一有空閑時間就組織部隊訓練,或者也可以說是休整,因為各營也正是借著這休息的機會補充兵源并與新兵磨合。
至于基里爾洛維奇等一干人,他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沒有太多的干擾到舒爾卡的訓練計劃就隨他們去。
這時一個電話就打到了舒爾卡的指揮部,通訊員報告道:“舒爾卡同志,是阿卡季耶維奇同志!”
阿卡季耶維奇在上次完成“策反”保盧斯的任務后就不辭而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