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在和松苗合作后,馬上就在校園網公告上發表了優秀學生可以得到松苗出版社的實習生名額。
再加上有了張婕這個性格“老好人”級的人物打廣告,校園里馬上傳開了松苗新平臺策略。大家紛紛在這些個網站上注冊,就為了將來能混個“名字熟”。
因為加入網站后可以入圈,可以開始和松苗的后臺刷對話,刷存在感。F大的學生大多是精英,知道怎么給自己鋪路,但是競爭也是激烈的,現在靠個“網名”和人家混熟了,以后萬一爭取實習名額時,也不會變成小菜新人,被招收的幾率會提高不少。所以才叫混個“名字熟”。
幾周之后,張婕的廣告群已經積累了不少粉。她不愧是有當廣告人的資質,還主動和林葉提起了新建議,而且還不錯。
“林葉,我覺得應該在這些網站里都建立一個‘松苗粉絲交流圈’的群,將這些人聚集起來,預先打上我們的品牌。”
“哦?怎么說?”
“現在這些人注冊了網站后,漫無目的地加入了各種各樣的群,雖然是靠我們的廣告起步,但是讓他們這么在網站混,馬上他們就會忘記為啥注冊的。我們的品牌會流失他們的關注,讓他們成為網站品牌的人。
“如果他們進入網站后,能都有目的地加入‘松苗粉絲群’,那他們便被打上了松苗的品牌標簽。
“這對我們將來推廣松苗更有利,并且對他們來說,目的性就更明確。”
“那,如果開群以后,要如何吸引他們的不時關注呢?”
“你說到點子上了。讓他們漫無目的地聊,也沒什么大吸引力,我想,能不能說服松苗的大佬們,定時發一些帖子。
“那些帖子需要對在校生有吸引力。比如名家可以聊聊他們的經驗故事。編輯可以不定時冒頭,來個教程小貼士什么的。
“我們F大的學生大多數是奔著實習名額去的,讓他們粉一粉那些個大佬,編輯啥的,他們絕對愿意。而且,他們肯定抱著‘說不定還能讓編輯和大佬注意到’的心情,常常去刷存在感。”
“你說得很有道理,我明天就和劉叔聯系一下,看有沒有想要參與進來的編輯和作家大佬。也會看看他們有什么意向,有什么主題,然后就把資料給你,你策劃一下這個廣告該怎么打。”
“好!”張婕干勁兒十足,躍躍欲試。
見狀,林葉心里是抱有感激的。自己是無意間撿到了寶,本來只是雇一個拿錢辦事的人,沒想到她也是個有能耐的,居然能主動找到弊端,并且主動策劃出對自己有利的方案來。看來,這個人才有必要守住。
“謝謝!”
“不客氣!機會是你給的,我也要抓住,然后大干一番!四年后畢業萬一我不去當老師,我媽也不會太有怨念不是?”
“嗯,加油!有志者事竟成!”
“托你吉言啦!”
這件事宜早不宜晚,當晚林葉就聯系了劉副手。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林葉就開始等消息。與此同時,張婕預發了松苗粉絲群的預告,并且提問召集大家的意向。比如像聽到各位大佬說點啥?想那些個編輯弄什么樣的主題之類的。
廣告一打出去,張婕的粉絲幾天之間漲了好幾百,各種各樣的回復好幾十頁!周末截止日,張婕將這些意向中點贊人數最多的那十幾個打印出來,交給林葉。
林葉將這些建議和劉副手那邊的意向中和了一下,選出六個不錯的主題,打算每天一個議題,每兩周發布一次。和那些個參與進來的大佬和編輯們都簽訂了合約之后,松苗粉絲群便順利建立了起來。
林葉希望張婕做圈主,并且發起招納三位圈管理員的廣告,讓入圈人有點兒奔頭!
圈管理員面試在兩星期后的星期天,由張婕來初步面試,篩選到十人后,由林葉親自面試。不過海報沒有提及林葉的名字,只提了策劃總監親自面試的字樣。
由于張婕是圈主,這幾天慕名而來找她套近乎的可不少,都是想先混個臉熟,到時候會優先考慮他們。林葉則是跟在張婕周圍,也好近距離觀察這些人。畢竟,人品什么的,裝成打醬油旁觀者才更清楚不是?
穆林也覺得林葉這樣肯定有目的,于是晚上聊了聊。
“你也知道我這樣的情況,一開始就出現,肯定會有人質疑。另外,我也想看看他們在不知道我是最終面試他們的人之前,對我是什么態度。
“要知道這些人被選中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在某種意義上,都是我的合作伙伴。如果不能愉快合作,再優秀,再出挑,對我并沒有什么好處不是?”
“原來是這樣!的確,如果是人品和性格不過關,對將來的持續發展是會有所阻礙的。但是,你這樣,是不是到時候曝光了會遭人恨?”
“別人怎么想,跟我有關嗎?再說了,現在討厭我的也不在少數不是?我有什么好擔心的。”
“好吧,你不介意就行!”
回到學校,張婕周圍又圍了很多人。林葉雖然心里有些發毛,但還是做好了心理建設,握拳,深呼吸,上前和張婕打招呼。
“張婕。”
“唉,林葉!快過來,看看我新設計的海報文案。”
“嗯,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