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不是高興嗎?高興啊!”張媽媽邊擦眼淚邊說。
“是啊,是啊!”張爸爸也附和著。
“好了,都別哭了,給女兒笑一個!以后啊,天氣太不好就不要出去擺攤了,我每個月給你們打兩千,買點好菜好肉,不準藏著不用啊!我要查賬的!”張婕假裝霸道著。
“好好好!我們周末加菜,好不好?你有錢也不能亂用啊,用不掉的媽給你存著!”
“媽,添幾件新衣服吧?那幾件汗衫都毛邊了,爸的背心都有洞了!我也不硬要你們去買什么品牌,就算是再到菜場上去買,至少也是新的,是不是?”
“好,都聽你的!”張媽媽笑著一張還帶著淚痕的臉,對著張爸爸說,“老張啊,聽到了沒有?明天一起去買新衣服啊?”
“哎,聽到了!”張爸爸感嘆,“好多年沒給你買新衣服了啊,媳婦,對不住你啊!”
“老張,你……”說著,張媽媽又要哭了。
張婕退出了廚房,自己去了房間。他們家住的是八十年代末拆遷分到的老式的兩室戶,兩個房間,沒有客廳,開門就是廚房,靠墻夠放一個小餐桌,小房間有一個門通向天井,外加一個通風不怎么樣的浴室。
當時分房子的時候,他們要了不太有人要的底樓,因為張媽媽張爸爸的綠手指,他們在天井里種了好些個蔬菜,瓜果,讓不充裕的家庭收入得以靠自給自足一部分來彌補。因為早出晚歸,張爸爸還特意在一邊搭了透明塑料棚頂,另一邊拉了一張網,防止霜凍的同時也杜絕了鳥類與他們搶食。
講到這里,張婕頓了頓,看著林葉說:“你們可能覺得幸好我老爸老媽是個手巧的,但他們也不是天生手巧的,是生活逼得他們沒有辦法,只好學著各種技能。從縫縫補補到廢物利用,只要能省錢的,他們都會嘗試。
“他們這輩子做過的唯一大方的事,就是供我讀大學。”低著頭捧著一杯茶,有眼淚滴落在茶水里,轉瞬消失,可是茶水翻出的漣漪,卻清清楚楚地顯示著那滴眼淚的存在。
“他們說,他們讀書是在七十年代初,那時候不重視教育,初中畢業就沒再讀書。他們沒有文化才會在四十不到就下崗,才會讓我的日子過得那么苦,不能和其他的同齡人一般自由灑脫。他們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讓我讀上大學,走自己的人生,不再被柴米油鹽壓到彎了腰!
“所以,你問我禮物重不重要,我說是非常重要的!他們這輩人,你給他們錢,他們一定會存起來,然后將來有一天拿出來,跟你說,這些都是給你的人生保障。所以,只有真正實用的禮物,也不需要多貴重,才能稍稍讓他們感受一下我作為女兒的回報。
“我的父母一窮二白,什么也沒有,卻給了我任何人都比不上的愛!而他們什么也不要,我卻不能什么也不給,雖然比起他們給我的來說,那是微不足道,但是他們知道,我真的走心了。”
張婕說完了她自己的故事,兩個人此時都是沉默的。張婕需要沉淀情緒,而林葉此時是羨慕的。
父母啊!對她來說是多么遙遠的名詞。她羨慕張婕能擁有那么無私地愛著她的父母,她也想感受一下父親寬厚的肩膀和母親寵溺的懷抱。有人愛,真好,真幸福,如果可以,她愿意用她全部的身家去換父母的關愛和陪伴,可那只能是空想,她的父母,沒有了。
上帝在關上門的時候,果然打開了一扇窗。張婕沒有了財富,卻擁有了比財富更珍貴的親人的愛。
半晌她寫了一句話給張婕:
“財富會有的,但是愛你的父母,一生只此一雙,此情此景且珍惜,切勿忘初心!”
“走吧,回家去!”林葉說著,收起了張婕給她的畫稿,離開了茶室。
張婕又繼續坐了會兒,她看著林葉寫給自己的紙條,不知道怎么了,怎么看怎么心酸,就像是里面透著悲劇故事一般。
反反復復讀著這句話,是啊,不能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