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林葉讓蘇柏衫聯系了朱丹心,希望她能先看看初案,給一點建議。朱丹心答應星期六在知彌茶室見面。
“朱懂,您好!”林葉一行都客氣地打招呼。
“別見外,不嫌棄的話,叫我一聲朱姨吧!”
“謝謝朱姨!”
“嗯,我也學他們叫你葉子了!策劃案給我看看吧?”
林葉恭恭敬敬地遞上策劃案。
朱丹心一頁一頁認真地看著,時不時翻回前一頁比較考量,在終于看完之后,她表達了她的看法:“策劃案大體上是很不錯的,沒有什么大差池。個人的建議是,作家的福利還可以人性化一些。”
“哦?為什么這么說,請朱姨指點迷津。”
“你是想要通過這次的創新,留住很大一批作者為松苗所用吧?”
“是的。”
“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這次效果不好,溫飽不達,或者期望值不達,還有多少人會堅持留下來?”
“您是說,不是每個人的書都能熱銷,平時整本不熱銷的書,在網站連載也不一定會熱銷對吧?如果這些人業績平平,可能網站上發完一本就不想再寫了,就會轉向紙質書或者跳槽簽約別家出版社?”
“是的,你的目的是成功打造有質量的專業連載出版平臺,重點在‘成功’兩個字。我覺得在這個項目上,成功有兩點要做到:
“一、作者收益穩定或者提高;二、點擊閱讀人次穩高不落。
“這第一點是側面保證了源源不的書源,而第二點是保證了細水流長的收益。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如果沒有作者愿意為了收益而寫書,就沒有書源可發,就沒有新書可讀,就沒有收益反饋了!”
“朱姨,您可真是不愧當商場女強人!太通透了!”林葉頓時茅塞頓開,“我想問一問,如果我提出基本簽約費,也就是相當于發工資呢?只要是連載中,就會每個月發一定的底數,讓他們在一定的訂閱量的收入加入之后,能夠達到和超過全本出售的月平均水平的話,預算有多少?可以同時簽多少人?”
聽到林葉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內便想出了這樣的方法,并且比自己想到的提高提成更可靠的方法,朱丹心是有些吃驚的。這個女孩子不可小瞰!
“我算算,你打算出多少底金?”在林葉寫下了一個數字之后,她說:“以現在的月流動資金量,我們大約可以簽千把個新作者,這個數據你還滿意嗎?”
“不夠,暫時是沒問題,但是長遠來看遠遠不夠。”林葉想了想,又說:“這些人簽約了卻一直成績平平,我們也不能白養著!”
“那你打算簽多少?”朱丹心覺得不可思議,上千都不夠,而且還要只要精品作者?
“我覺得應該最終可以同時簽幾萬人次。”
“資金怎么解決?”
“不用全部一次性同時簽,用階梯方式遞增如何?”林葉問朱丹心。
“怎么個遞增法,你說出來聽聽,我看看可行不可行?”
“我想使用幾個概念:
“一、新人基礎勉勵金,每個新人在簽約頭兩年享受我剛剛說的生活基本保障,給他們兩年時間發展壯大自己的實力和受眾群;兩年以后如果希望繼續在松苗平臺出版,我們會繼續提供便利,如果想要離開,我們同意解約。
“二、名家獎金,我們不是有一個銷售金銀銅銷量榜嗎?如果作品訂閱數上榜,就可以得到每個月小額銷售百分比作為酬勞。雖說是小額,但是銅牌銷量一個月也會有五千左右額外收入,我相信他們會繼續為這個獎金奮斗的!
“如此一來,每兩年就會適當換血,而銷售好的作者會留下來,業績平淡的,可能就會離開。上榜作者的獎金提成本來就是靠業績打的,所以不花費松苗的起始資金。
“這樣做,基本上留下的都是能賺錢的,走的那部分我們繼續招收新人就是了。幾年下來,萬把個作者總是會有的,而其實需要起始資金支撐的作家,總人數不會超過三千人次。新收入帶入后,資金應該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