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的圣誕節完全就是個商業節。卸去了基督耶穌的影響,因為這是舶來節;卸去了歸家團聚的責任,因為華國有中秋,有春節。
這個節日在華國,就是個商業節,是個為情侶提供“華而不實的消費理由”的日子。這種人擠人的、已經扭曲了本質的節日,林葉沒啥大感覺。
當然,她不反對別人對這一節日的萬分重視度,也會遵循西方傳統,準備祈福禮物。
華國不知為何,大多舶來節都會跟著星條國走。比如母親節,在歐洲是3月底,是幾百年前,春日打工族放工回家的日子。因為春天是鮮花盛開的日子,所以歸家的子女大多會帶著路上采摘的花送給母親。久而久之的,就成了“母親節”。
而華國現在過的五月的母親節,是上個世紀,一個美國人在自己母親的忌日,在教堂拉了橫幅,祭奠亡靈而來的。這個節日是祭奠亡母,結果現在……唉!撮眉頭啊!不提也罷!
所以華國現在過的,自然不是圣誕節本身,而是和星條國一樣過的平安夜。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過的25日,華國偏偏選擇過24日。
林葉本著‘從善如流’的原則,在24日下午給大家都放了假,而25日可以10點以后再開工。不止各地員工,就連張婕,關珺珺等人都高興興奮,連夸林葉體恤民心!
其實林葉的想法很簡單:強留員工完成坐班,他們心思都不在工作上,效率不達不說,還容易出錯。甚至心里還會抱怨頂頭上司是老古董,沒情趣,不解風情。
員工心情好,積極性高,才能提高效率,所以林葉順應潮流,主動宣布放假。收買人心的事兒,多做幾次沒啥壞處。
當然,林葉不得不承認,這個“無聊”的節日,也是有它的優點的。比如購物,因為這促銷,折扣,真的讓林葉省了不少銀子和精力。這一點上,這個舶來節還是值得表揚的。
當然,林葉也是要順應市場的,所以圣誕前也來了一波促銷,抽獎,等等的活動。畢竟新APP,不時不時地搞點動作,人家就把你忘了。
今年的圣誕元旦都趕在周末,可以說是各種活動比往年更火。在出租車里的林葉,穿梭在五顏六色的霓虹,路過滿街都是圣誕樹裝點過的櫥窗。還有那熙熙攘攘的人群,雖說最熱鬧的是昨天的平安夜,但今天周末開始了,所以還是很繁忙。
這些對林葉的吸引力不大,她現在只想回家,安安靜靜地休息一會兒。星期一就是年會了,年會過后她就正式接手松苗。雖說大小事務都有劉志揚搞定,但文件簽字得自己動筆吧?很多事都會需要她拍板,再加上學業,估計要忙很久!
……
星期六,林葉慵懶地坐在窗邊,對著花園,曬著太陽,看著書。手機這時候響起了信息提示音。
“我爸讓我晚上在年會發言,三分鐘要寫多少?”穆林的消息。
“語速慢些,三分鐘的發言,寫個五、六百左右差不多了。”
“好,我寫好給你看看,不想搞得太正統。”
“好。”
放下手機,林葉想:“發言啊?星期一她也得發言的吧?接手那么大的事兒,不可能就讓她露個臉就放她走的!特別是那些個莫名其妙的股東。”
“外公。”
“怎么啦?”
“星期一需要發言的對吧?需要說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