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列?”
“真的!有些我也覺得挺有意思的!我也列一個,你覺得能行的,就一起參與,怎么樣?”
“聽上去真不錯!”
“那你天熱之前想一波,看看五一長假是不是能先走一個?”
“急性子又犯了?”
“這怎么急了?現在到五一還有兩個多月呢!我沒說明天就執行已經是慢條斯理了!”
“好吧!你是索尼克,我是‘閃電’!”(索尼克大家都知道,閃電是《瘋狂動物城》里的樹懶,以緩慢出名。)
“嗯!還算有自知之明!”
“閃電表示她累了,需要回去躺平發懶了!回屋吧,真的不早了!”
“呀!不知不覺都過半夜了?”
接下來的幾天,就和葉子說的差不多,穆林公事私事忙翻天,根本就沒時間回出租屋,直接留在穆宅了。
董事會比預計的開得還久,因為完全是新業務,經驗、市場都是未知數,持保守意見的股東不下半數。
雖然之前穆林搞的那些個套路,反響都還不錯,但那是他們了解的鄰域,多少知道可行不可行。可是現在的B2B租賃業務,他們腦子里的實踐知識就基本是一個零蛋!
冒險這種事,一般是新公司為了知名度,為了進階而背水一戰的策略。萬里這樣成熟,客戶和收益都有保障的大型集團公司,似乎沒有必要再去試別的東西了吧?
但是經營公司這種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若是墨守陳規,不思進取,長此以往,原來載周的順水,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變成逆流。
一個好的企業家,深知“不進則退”的道理,所以絕對不會滿足于現狀,讓新興企業或是競爭對手占了鰲頭。
所以穆千秋才會那么重視和支持這個新興想法,和產業新方向。當然,萬里目前的規模還不足以和租賃巨頭比拼,產業主導方向還是售車。
初期投入比較可觀,這是最大障礙。但是最終說服各大股東的,是長期合同帶來的穩定年收入。外加充分利用了原先那些幾乎閑置著的維護站。
說句不好聽的,那些維護站點目前為止根本不賺錢,但又不能關閉。每年幾個億養著,倒不如讓這些維護站自食其力,開始賺錢。
好的公司都有一個不養閑人的精良結構,萬里還是有寫老套了。目前的公司管理構架和各個環節的責任構架有些繁瑣了!
老式管理模式,一般是各司其職,每個部門知識信息分開獨立。雖然這樣的方式專業性高,但是需要的人手相對的也更多,而且一個不在其位,其他人的知識層面無法達到專業要求。
現在國際上流行的人事結構是一種叫“公司大家”的理念。要求每個高層對旗下所有方面都有了解,信息數據庫互通。而每個部門的員工除了了解本部門的知識,也需要了解其他部門的知識面。
雖然不需要精通,但是可以回答顧客的諸多問題,也可以在做策劃的時候達到各個領域可行性標準。
這樣的人事結構還有一個福利,就是不怕有人休年假,因為總有可以頂上的人。而且一人多才,可以省去很多勞動力的支出。畢竟一個人的工資待遇再高,總是比好幾個人來得低。
對于公司本身來說,也不怕人員流動。因為每方面的可用人才比比皆是,任何一個員工都不是經營環節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所以員工之間為了保飯碗,就只能互相競爭,認真做事。混日子的,淘汰掉根本不會影響公司正常運轉。
穆林想要達到的,就是改變公司專業人員效率低下,仗著自己專業知識是“不可或缺”的優勢,混吃等死。
像林葉那樣,他也開始在不知不覺中,抽掉那些自以為是的人的“優勢”。讓他們在優勝劣汰的競爭中緊張起來,不想沉的,就得努力劃水,讓自己浮著。
這不是一天兩天可以達成的,也不是那群股東們現在可以預見的事。穆林希望,不久的將來,這些股東塞進來的蛀蟲,和那些自持甚高的“專家們”,再也不是無法撼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