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言,妙言,樂彎足下眉眼!”穆林也不示弱,“我們這是斗詩?”
“有點像這意思……”
“那還有什么描寫夜行的詩詞?拿來賞賞?”
“嗯……我想想……市燈疏欲盡,樓月澹初生。露冷莎蛩咽,天高塞雁征。”
“有沒有歡快點的?”
“沒有,最多是這樣的:乘輦夜行游,逍遙步西園。雙渠相溉灌,嘉木繞通川。卑枝拂羽蓋,修條摩蒼天。驚風扶輪轂,飛鳥翔我前。丹霞夾明月,華星出云間。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鮮。壽命非松喬,誰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終百年。”
一路吟詩,伴著穆林時不時的吐槽詩人的心境,他們駛過了蘇堤,也像駛過了千年的文化長河。
……
輕松和閑暇往往轉瞬即逝,回到賓館的燈火下,正事兒就必須提上議程。畢竟這是公差,不是度假!
把車還給服務生,讓他準備了一些適合夜宵的杭城小吃。
服務生是地地道道的杭城人,熱情地弄來了兩碗湯淥淥的貓耳朵,還配了一些諸如小籠包,油沌兒,蕭山蘿卜干兒啥的配菜。
就著美食,兩人開始商量第二天的行程。用穆林這小吃貨的話說,就是:“有吃有喝,干活不累!”
逛湖光山色也不是沒有收獲的,至少了解了杭城人的口味兒!
“唉!應該把沈齊亮帶出來!”林葉說。
“帶他這么咋呼的人出來干啥?砸我招牌?”
“現場出招啊!我覺得每個城市的軟裝可以加帶一些本城的人文特色,這樣更能有一種親和力。”
“哦?說來聽聽?”穆林打起精神,興趣滿滿。
“萬里總部在海城,統一硬裝是按照海城的品牌風格來定的。但是在其他城市,就有點客居他鄉的舶來感。
“現在的人,已經不再那么崇洋媚外了,更是多了本土自豪感。外來的和尚不一定好念經。
“我們要讓他們感覺到這是信得過的大公司的背景下,讓他們同時感覺到,這是他們自己本土的產業。”
“喔?什么依據呢?”
“我問你,出門在外的人,是不是特別喜歡遇到老鄉,即使是陌生人,也會聊上幾句?如果有事也會熱情幫忙吧?”
“是的。”
“你說,為什么呢?”
“因為‘老鄉’像是自己人唄!有好處,第一個想到和自己人分享,有難處,第一個會幫自己人的忙!”穆林這么說著,忽然頓悟,“我懂了!那是自己人效應!”
“自己人效應”是指對“自己人”所說的話更信賴、更容易接受。一個品牌,受到當地受眾的信任和支持,就少了很多阻礙,就能更好地發展。
“是你的專業吧?”
“你真是我的繆斯女神!”穆林心情舒暢,“學了很多案例,比如肯家炸雞和老麥在不同國家的發展。
“較由單一的麥家米國式推廣,肯爺爺家就比較聰明,因為他們家公司都適時改變菜單和標徽細節來迎合各國口味。
“更有M&S公司在東歐西亞失敗的教訓,因為純英式的銷售和產品,完全不符合當地人的品味及其價值觀!”
“你看,你都懂!”林葉點頭。
“嗨嗨!就是沒你那么會活用,會舉一反三!”
“你給沈齊亮發消息,讓他隨時連線待命!畢竟裝修的事,我們不在行!”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