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姒召瞬間松口氣,他連忙說道:“太后說的是,吾等有失偏頗,確實應該議定聶嗣之功勞。”
緊跟著,姒召甩了一個眼神給姚旃。他立馬會意,站出來附和。
鄧亥眸子中掠過一絲失望,沒想到關鍵時刻驪姬站出來保下了姚旃。
雖然酆朝有祖制,后宮不得干政,可是驪姬到底是天子生母,當朝太后。有些時候,必須要留有余地。
聞言,聶抗微微一笑,說道:“太后大義,微臣欽佩。”
好像什么都沒有發生一樣,這件事情就這么過去了。
但在聰明人看來,這一次姚旃顯然是栽在了廷尉手上,而且還輸得很慘。
“咳咳。”柳齊站出來,環顧眾臣,說道:“方才太后所言,想必大家都清楚了。聶嗣大破十萬叛軍,如此功勞,諸位以為,應該如何封賞啊?”
天子捏了捏拳頭,眼眸微垂。
賞賜大臣的權力,居然不在他這個天子手上。
簡直荒謬!
到底誰是君?
誰是臣?
當然,他也只敢生悶氣。
鄧亥現在的心情不太好,剛剛他只顧著看戲,錯失良機,應該跟著聶抗一起逼迫太常做法,隔空取下義陽王首級才對。
讓姚旃逃過一劫,他暫時沒心情說話。
眼下殿內的氣氛比較緩和,畢竟姚旃這個攪屎棍蔫了,沒人主動挑事。
大家就事論事,就聶嗣的封賞各抒己見。
有大臣認為,應該給聶嗣封爵,賞賜金銀玉器,征辟入朝為官,侍候天子近前。
有人則認為聶嗣功勞雖大,但是年方十八,太過年輕,國朝史上還沒有這個年紀封爵的,不合適。
賞賜金銀玉器,征辟入朝為官,眾臣大都贊同。
問題是封爵,眾臣意見分歧比較大。
吵來吵去,沒人敢一錘定音,最后全都看向了鄧亥以及柳齊。
柳齊卻是沒有直接說什么,而是看著聶抗道:“廷尉,諸位同僚所言,想必你也都聽見了。你覺得,聶嗣是否可以封爵?”
話語的本身不重要,柳齊看向聶抗的眼神才重要。
那意思大抵就是,一起當小伙伴,你兒子馬上就能封爵。若你還是推推拉拉的不愿意投懷送抱,那么,一切免談。
中年老帥哥顯然看懂了。
“一切由天子做主。”
答案很明顯,中年老帥哥拒絕了。
柳齊面露慍色,不咸不淡道:“華陽郡校尉聶嗣,破賊有功,賞千金,封五官郎將,令其早日入雒陽,侍奉天子。”
很顯然,這是柳齊準備好的說辭。
當然,如果聶抗同意投懷送抱,肯定還有另一個說辭。
言罷以后,柳齊和天子走了程序,讓天子下詔。
天子,只能捏著鼻子下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