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都市小說 > 從大學教師開始 > 第一四五章 科研競賽

          第一四五章 科研競賽(1 / 2)

          現在最大的困擾是工具不足。

          比如,作為物理學家,最煩惱的事情一般都是數學工具不足,導致他們想研究物理的時候找不到方向和方法。

          因此,很多人想繼續研究,就不得不自己成長為數學家。

          物理原本就是建立在數學基礎上的學科,物理每向前邁一步,很多時候也都表示了數學的進步。

          比如,作為生物學家,最煩惱的事情一般都是教學工具不足,導致他們想研究生物應激性反應的時候找不到方向和方法。

          因此,很多人只能以身試法,就不得不準備5000塊錢以備不時之需。

          現在,沈光林研究納米最大的困擾也是因為工具不足,不過這是觀測工具不足。

          納米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并不罕見,但是人們缺乏歸納整理的能力。

          比如,人類的牙齒的堅硬無比,這是因為牙齒的骨密度已經達到了納米級別;

          荷葉下雨不沾水,也是因為它的絨毛密度達到了納米級別。

          后世,人們根據這個特點制作了各種納米制品,比如天安門廣場的紅旗就是納米材料制作的,不懼風雨嚴寒酷暑。

          沈光林想進一步“研究”納米材料,卻遇到了現實困難。

          到現在這個時期,原子力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都還沒有發明出來,想觀測到單個原子的運動和形態并不容易。

          當然,電子顯微鏡出現的歷史已經很久了。

          早在1933年,魯斯卡教授就設計出了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其實就是在電子顯微鏡的基礎上發展來的。

          大約在明年,也就是1981年,瑞士物理學家海因里希·羅雷爾與德國物理學家格爾德·賓尼希將會合作發明掃描隧道顯微鏡。

          這是一項非常偉大的發明,1981年出的成果,1986年就獲得了諾貝爾獎。

          這可比凱利·穆利斯從發明PCR到獲得諾貝爾獎用的時間還要短。

          沈光林實名羨慕。

          但是沒有用。

          現在距離1981年的元旦已經不遠了,沈光林就是想插一腳也已經沒有了機會。

          估計,人家已經把原型設計出來了,只是還沒有對外正式公布而已。

          既然占領不了發明科技這個高地,那就先把納米理論拿出來吧,先去占領納米效應的理論高地也是不錯的,說不準也能夠獲得諾貝爾獎呢。

          歷史上早就有人因為研究納米而獲得了諾貝爾獎。

          很早之前,IrvingLangmuir實現了脂肪酸單分子層從水面向固體基底上的轉移而獲得了1932年的諾貝爾獎。

          而且,在76年,TuomoSuntola發明了原子層外延薄膜制備技術,也就是原子層沉積技術。

          后來的C60富勒烯分子和石墨烯也都是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重大發現。

          而受激發射損耗顯微術和分子馬達的制造,也獲得了諾貝爾獎

          沈光林決定把未來一段時間的重點放在納米技術上,他知道這是未來40年的重點發展方向,而且衍生了一大批應用。

          這個最容易出成果,靠著先知先覺,沈光林覺得自己可以刷茫茫多的論文了,簡直就是一片汪洋大海。

          納米分子即使現在還看不見,但是納米顆粒總是存在的,它的理化性質沈光林也是知道的,根據結果倒推行成它的原因,也能解釋的清。

          等到掃描隧道顯微鏡出現以后,剛好可以完美的證明沈光林的科研成果。

          沈光林把自己的新材料研究成果交給學院就沒再管了,這是科研任務,我已經幫你們完成了。

          ......

          進入12月的第一周,周一的第一個會議非常重要。

          既要總結上個月的得失,也要做出本月的規劃。

          大家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但這個會不開不行。

          京城大學既是一個教學機構,也是科研機構,更是行政機構。

          冗長而嚴肅的會議讓大家都不敢放肆的喝水,不然絡繹不絕的上廁所都會比較麻煩。

          相對“重要”的議題都結束了,按照慣例是要回顧學校當前的外聯任務和下一階段的進展。

          校長助理就說了一件事:“兵工所已經在追問咱們的科研進展了,他們希望能夠在元旦前給出階段性成果,他們也要趕在1980年結束之前撥付第二筆款。”

          上次專項資金到位以后,有幾個學院領取了科研資金,這其中就包括化學系,材料系和物理系。

          物理系雖然沒有把領取資金的資金用于沈光林的實驗室,但畢竟是沈光林實驗室掛名的項目,他們也是天然的一份子。

          最新小說: 在線追妻:陸先生寵婚365式 斗羅:學霸養成系統什么鬼 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我,內測服最終BOSS! 上山十幾年,下山即無敵 精靈世界的工匠大師 低等雌性爆紅全星際 萬金娘子 人在戰錘,只想種蘑菇 村醫進城:誰動我老婆我干誰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