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院子真的大,有假山有魚塘不說,還要兩個聯排的玻璃蔬菜大棚,透過玻璃能看到里面郁郁蔥蔥的綠色,非常打眼。
“行啊,老李,還是你會生活啊,這個大棚硬是要得,這日子比中南海的鄧公還舒服啊。”
老章自從做了領導之后,眼光格局就大氣了很多,再也不局限于一畝三分地了,動不動搞攀比什么的最沒意思。
“小打小鬧而已,就是因為有這么個菜園子,我家那口子才非得搬過來住,我單位那里住著挺好的,周圍都是幾十年的老同事。”
老李是真不舍得兵工所大院,來了這里都沒人陪他喝酒了,沈光林酒量不行,張鵬工作太忙,真的饞的不行了,還是李蓉陪著他喝一點。
老李帶著老章他們一家三口簡單參觀了一下院子就往堂屋里面讓。
這會家里沒什么人,張鵬帶著老太太去他們新家參觀去了,中午估計不會在這邊吃飯,這會兒在家的只有李蓉的媽媽,她在廚房忙活午飯。
“你們這房子真不錯,可比我們單位的房子好多了,雖然我們的房子是四室兩廳的,有廚房衛生間住著很舒服,可論起面積來還是你們這兒大,寬敞,接地氣。”
老李沒說話,因為這房子不是他的,他也只是借住。
房子當然很不錯,進門就可以看到一排屏風,四聯的紫檀木精工雕刻,很精致的同時又很大氣。
繞過屏風再往里看,墻上一副松鶴延年圖,畫前面擺放著一張八仙桌,黃花梨的,還配了兩把官帽椅。
屏風和八仙桌之間配備了幾張單人位的圈椅,中間是茶幾和烤火爐,沒有布置沙發,主要是怕風格不搭。
老章他們進屋來的時候李蓉的媽媽正在廚房剁雞呢,看到客人來了趕緊出來打招呼倒茶水。
大家又是一陣寒暄,說著過往的故事,中間夾雜著各種人生感嘆。
真是時光荏苒啊,轉眼都到了孩子們談婚論嫁的年齡了。
小章姑娘很文靜,坐著不說話,一小口一小口的喝茶水,順便聽長輩們講故事。
看到李蓉媽媽擦干手進來了,老章的媳婦也開始說話:“嫂子,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女兒章蕊,京師大畢業的,現在也分配到教材司了,我尋思過來帶她串串門。”
老章的媳婦一邊介紹著女兒,一邊打量著房間,“你們這個宅子真好,這家具有歷史又有牌面,怎么沒見著你家閨女啊,聽說長得可水靈了。”
她過來還是帶有一些對比的心思的,自己這女兒長得那叫一個標志,肯定比老李家的閨女好看吧。
好不好看不知道,老章家的孩子章蕊比李蓉大個四五歲,她們小時候見過面,但是玩不到一起去,大個一歲還好,大個兩三歲就不是一代人了。
“小蕊都這么大了呀,長得可真好看,能嫁一個好人家。我家閨女今天沒在家呢,老二在扶桑留學還沒回來,老大去頤和園逛街去了。”
“這么不巧,我還尋思讓她們姐妹多熱絡一下呢,這都多少年沒見了,說不得還能想起小時候在一起玩耍的日子呢,也是我家那口子不爭氣,說是沒成績一直不好意思到李哥家里來。我說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跟親兄弟一樣,怎么還能生分了呢。”
老章的媳婦特別能說會道,幾句話就把多年不來往的事情揭過去了。
“你們先聊著,我去做午飯。”
“一起一起,姐姐,我跟你搭把手。”
“阿姨,我也去幫忙吧。”
“不用不用,大姑娘手嫩,你就在客廳看電視。”
客廳電視很大,24寸的大彩電,扶桑產的,顯人非常清晰,沈光林讓人在院子里豎起了好高的天線,都可以當避雷針用了。
等飯菜做的差不多的時候,沈光林和李蓉帶著兩個小家伙回來了。
李蓉先進屋,那仨人還在門口炸會雪堆。
扎糞坑的事沒人敢提了,因為別人罵了好幾天街,沈光林猜到是他們兄弟干的,不過也沒有揭穿他們。
今天這倆小人可開心了,跟著父母一起玩從來都沒這么自在過,這個年代的一塊錢也是真的經花。
舔的粘牙的麥芽糖只要2分錢一大塊,特別好吃的無花果也只要5分錢一包,吹不爛的大氣球也是5分錢一個,不過蓉姐姐不讓買,說是上面有油,不干凈。
不然買就不買唄,林哥哥一笑她還臉紅什么呢,是今天風太大了嗎。
李蓉回到家就看到老李和一個陌生中年人正在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還有一位年輕的扎倆辮子的姑娘在看電視,看的很專注,電視上放的是歌舞劇《東方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