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陽光正好,白云漂浮的軌跡也很不錯,猶如楊玲的心情一樣。
她一直沉浸在莫名的喜悅中,像極了后世非常流行的那種傻白甜。
大多數時候,人們意識不到一件事出現變化對自己的命運改變究竟有多大,只有當回憶往事的時候才知道當時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這次能夠出國去比利時對于楊玲來講就是一件足以改變人生的大事,雖然她還不知道這件事對她究竟有什么影響。
她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還有能夠出國的一天,她何德何能啊,可以參加國際性質的大會,而且這個機會就這么猝不及防的就到來了。
自從得到消息的這些天,她反復思考自己下一步該怎么辦,沈老師向她表白的話,她是答應呢還是拒絕呢,該用什么樣的措辭,該用什么樣的語氣。
可是,轉眼好幾天過去了,并沒有人找她,除了學院的導員要幫她辦理護照。
仔細一回想,似乎沈老師就沒有找過自己,看樣子還得自己主動一點,不然別人厭棄了該怎么辦。
于是,她開始偶然出沒在沈光林的臨時辦公室里,就為了問一些物理上的難題,但是她也并沒有說一些感謝的話,就等著沈老師有其他表示呢。
長得好看的女孩子從來都不缺少追求者,她從小收到的情書都可以用來生火做飯搞野外生存了。
不過,在這一刻,她還是特別的期待,就期待著沈老師啥時候能夠向她表白。
這個年代的人們是矜持的,也是奔放的,擁有無與倫比的熱情與虔誠。
她甚至已經有打算畢業后跟著沈老師回京城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沈老師這些天是太醉心于科研了嗎,竟然沒有向她表示過更多的意思。
見面了也只是“小楊同學”的叫叫。
怎么就一點也不像別人寫的信里稱呼的那樣呢,“我最親愛可愛敬愛的玲,有些話我很想當面對你講,但是話到臨頭......“
沈光林都沒往這邊想過,他也是看到好看的女孩子,順手為之而已。
反正這名額給誰不是給,給一個賞心悅目的女孩子總好過一個彪形大漢。
女人沒有學術重要。
沈光林這些天一直都在研究半導體的“PN結”,“PN結”這個概念不只是生產太陽能電池中用到,在很多其他方面也都有應用。
原理也很簡單,將P型半導體與N型半導體制作在同一塊半導體基片上,在它們的交界面就形成了空間電荷區,這種電荷區就稱為PN結。
由于PN結具有單向導電性,因此是電子技術中許多器件所利用的重要特性,比如二極管,比如三極管都是使用了這個特點。
光伏效應也是利用這個PN結產生的“電子濃度差”從而形成了電勢差,因此就把光能轉化成了電能。
太陽能電池片要想多發電,就要想著提高光電轉化效率。
而要想提高光電轉換效率,就不得不研究各種半導體材料的光譜響應。
這也是楠開大學這些年以來研究的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