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受限于資金等可觀條件,他們常使用的半導體材料也就是硅和硒。
材料受限,但是研究方法是不受限的。
沈光林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自我感覺還是很有收獲。
通過在實驗室自己親身測試,他已經明白了硅和硒這兩種半導體材料光譜響應的波長,這也是以后他轉而研究砷化鎵或者鍺材料的時候能夠提供幫助。
硅真是個好東西。
怪不得后世大家都喜歡用硅做半導體材料呢,就說在光伏發電領域,因為硅光電池的光譜響應波長范圍為0這就算很寬了,而硒光電池光譜響應波長只能為0而且,硅材料制作簡單,來源廣泛,各類半導體材料都不可或缺。
硅電池可以深入的研究,比如單晶硅和多晶硅,但這些還不是沈光林的重點突破方向,他還是比較喜歡轉化效率最高的砷化鎵,畢竟材料屬性限制了天花板的高低。
使用硅做光伏材料,光電轉換效率的理論最大值只能達到23%左右,而砷化鎵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能夠達到50%左右。
只可惜,這個年代國內還不會生產砷化鎵呢,因此原材料的問題有點難以解決。
這件事要么自力更生,要么就只能求助外援。
還好這些年華夏的國際生存環境還可以,想進口設備和材料從來都是不加限制的,如果我們國家有足夠資金的話,是能夠得到快速發展的。
可惜的是沒錢。
沈光林這段時間特別熱愛學習。
學習使人快樂。
沈光林在楠開的實驗室里學的津津有味,楠開大學的老師們也教授的其樂融融,大家一片平和景象,不過大多數人都在憧憬著早日到國外去轉一轉了。
沈光林在這里簡直如魚得水,很快就混成了自己人。
他日常表現的也很大方,沈光林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請大家伙吃飯,津門的老字號有很多,可以一家家的吃過去。
不來津門不知道,原來這里也有烤鴨呢,店名也很有意思,叫做“正陽春鴨子樓”。1958年的時候,主席還曾經到這里視察過,而且還給題了字。
當然,要是想吃真正的大餐,那還得去利順德這種專門的酒店,利順德非常有名,始建于1863年,歷史悠久,見證了津門一個時代的發展。后來還是全國唯一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呢。
沈光林天天白天忙于學習,晚上忙于請老師們吃飯,什么正陽春,利順德,起士林,登瀛樓,會芳樓,永元德,燕春樓,知味齋全都去過了,吃的好過癮。
津門這里的老字號竟然比京城還要多,而且風味也是五花八門,回民餐廳和漢人餐廳兼備,讓人流連忘返。
大家都吃出感情來了,甚至,有些老師還說,沈教授就留在京城吧,這里不光有好吃的,還有好玩的呢,傳統租界區的風景還是不錯的。
他們說的地方沈光林知道,并且已經去過一次了,那個地方叫過五大道,其實是以前的英租界,建筑確實很有特色,值得關注一番。
沈某人整天流連于日常美食,壓根就沒有注意還有個美女在等他表白呢,人家姑娘矜持,眼巴巴的望著他,就等他有下一步動作呢。
可惜,沈某人不解風情,直到要去布魯塞爾了,他都沒任何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