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實的歷史上,IBM的研究人員于1993年才提出了量子通信理論。
但是,沈光林已經在兩年前提出了這個理論,花旗國的國家科學基金會和高級研究規劃局也都投入了資金對這個項目進行研究。
現在,沈光林再次講起這個話題,大家豎直起耳朵聽,果然有更大的收獲。
但是,沈光林卻不準備講的更多了。
我還知道一些,但是我不說。
就是玩。
后世,大約是在2017年,我國在這個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國發射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首先成功實現的兩個量子糾纏的遠距離通訊。
當時,兩個量子糾纏光子被分發到相距超過1200公里的距離后,仍可繼續保持其量子糾纏的狀態。
你們愛怎么想是你們的事,我只講我認為對的事。
講座結束了。
媒體和現場的學者將沈光林團團圍住,他們還想知道更多,但是沈光林說了,他的實驗室正在做進一步的研究,但是受限于經費,研究的進度并不算快。
這不,都兩年了,他自己對于量子糾纏的研究成果也就只有這么多了。
大家想看更新的研究成果,那就趕緊捐錢來吧。
當然,他們問的問題也并不全是關于量子糾纏的,也有人問他怎么看待愛麗絲的中產夢的。
他能怎么看?
他就站在一邊慢慢看唄,他不是中產階級,他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普通科學家而已。
他沒錢,娶不起愛麗絲。
大家不信。
媒體又問沈光林一年的收入有多少?開辦一堂講座收取5萬美元是不是真的。
沈光林說了,一堂講座5萬美元是真的,這是他的團隊收取的,并沒有完全用于個人的消費。
真正屬于他個人的收入也就是學校實驗室發放的工資而已,并沒有多少錢。
團隊收的錢,自然是用于團隊的,比如住宿費,比如交通費,比如生活改善需要的費用,都是這個資金里面出的。
其實,開講座給出的勞務費,大部分都用于補充實驗室的研發經費了,這也是有據可查的。
大家捐給實驗室的錢,每一筆的去向也是非常清楚的,有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安永在幫他的實驗室做財物審計,大家捐了錢的請放心,絕對沒有用于個人消費。
沈光林又說了,他還擔任了很多公司的首席科學家,這里面有些公司占有分紅,這個資金大部分也是用于實驗室開支的。
他的錢就是實驗室的,實驗室的錢還是實驗室的。
沈光林接著說了,錢再多對他來講都沒有意義,還不如弄清楚一個困擾他已久的難題來的讓人開心。
大家肅然起敬。
很快,沈光林的實驗室又收到了一大波捐款。
明年和后年的科研經費終于又有著落了。
沈光林就跟后世的人氣主播是一樣的,沈光林就是這個時代的超級網紅。
大家看沈光林課題講的不錯,于是拼命打賞。
來吧,再多的錢財,我沈某人也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