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回去吧,我這當值呢。
升頭頭壓根兒不是能著急的事兒,就算是想給人送禮,也不能催人給咱快些辦事,縣衙是你家開的啊
分家就更是了,哪里是你和二嫂想咋地就能咋地的,怎么也要等我和二哥還有德子全都有空湊到一起再說。”
朱老三瞟了眼李氏
“另外,那祖宅房子,你們是不是忘了還有德子的屋子
德子的房子回頭怎么處理,你和二嫂那么能耐,沒私底下商量一番,也讓大哥賠錢嗎
更何況,這里還涉及到我娘要跟哪家過日子呢。”
之前說話,朱老三有點兒不是好氣,要他講就是家里連同大嫂二嫂在內,全都吃飽了撐的不作事兒鬧心。
但提到養老人,朱老三語氣里又帶出幾分理所當然。
養親娘老子,那不是最正常的事兒
他不是在和李氏商量,他是通知。既然動了徹底分開的心思,只要他娘提出想和他一起過日子,他就給接過來。
要不然家家戶戶生兒子高興個什么勁兒。
而且朱家情況,在朱老三看來,這就很不錯了,他們哥仨只需要養親娘一個老人。
祖父被條件好的堂弟接了過去。
換旁人家,要是祖父祖母都在,堂弟還沒錢指望不上,你難道不養嗎看看和他一起當職的那些小吏,比他有難處的人多了。最近他極為知足。
李氏卻聽的心里一涼,合著她男人想養娘。就不能讓大哥或是二哥家養婆婆嗎
可她不敢當面直說不想養老人的話。
李氏顯得怏怏的,一切都和她來時的期待有些出入。
倆人往外走時,李氏被朱老三問及,二柱子爺沒那陣,你代我去送過沒李氏嗯了一聲。
送二柱子爺下葬那日,是她近幾年見過場面最熱鬧的。
二柱子爺活著時,明明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老頭,家里那些兒子孫子幾十口子人都沒出個出息的,卻因為有個二柱子,二柱子又是為她小叔子效力,和羅峻熙、楊滿山關系都極好,那場面愣是給支應起來了。
好些個她小叔子的哥們,那日全都有去伸手幫忙。二柱子家里那些真正的親人,倒是要靠邊站。
瞧的她當時挺酸。
李氏主要是酸,朱興德對待二柱子比對她男人還好。
“問你話呢。”
“什么”
“問你德子在家忙啥吶。”
李氏這才緩緩神,詳細告訴道
“聽說帶著他妹夫們,還有二柱子、六子,反正就是以前那些和德子混在一起的小兄弟,一大幫子人在漫山遍野扒大石頭呢。要將以前蓋豬圈借來的大石頭還上,還要多扒出一些,留作新房那里蓋雞舍鴨舍鋪甬道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