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仍然還有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承載代價的、被淘汰的群體與日俱增,無法生存的他們或者逃去滅仙城的地方,或者就要反抗現有制度搶占參與競爭的群體占據的資源。
猶如是新的滅仙會的反抗之火被點燃。
‘黑云仙派的這套體制簡直是飲鴆止渴,根本不是解決問題,是把問題推到未來,會導致未來爆發的時候更不可救藥。設計這體制的初衷……恐怕只是為了解決物資的短缺和治下反對力量之間的沖突……柔上仙恐怕根本不清楚實情!’
丁文推測如此,畢竟風上仙很關注地界的事情,卻也輪不到他一個上仙來了解地界具體的情況,需要掌握的只是所有城市的城主、城護長的情況。
風上仙尚且如此,柔上仙又哪里會了解的更多?
柔上仙信誓旦旦的說著黑云仙派治下的城市比滅仙會好的太多,分明是只在城市里面走過,看過,即便來過村子,大概也只是看到人人積極參與競爭的勤奮景象,只會由衷的感嘆治下的仙民感恩黑云仙派,人人奮進吧。
天色黑了下來,嚴重影響視線的時候,村民才停止了勞作。
但也不是全部停了下來,還有一些人取出星能珠掛起來,照亮土地,繼續忙著。
這些是村里貢獻分排名前列的那些,為了保持領先優勢每天都會勞作到更晚,但凡有競爭高低的村戶也都會主動或被動的延長勞作時間,以免貢獻分被拉開差距。
村里頭小些的孩子們外出采集回來了,兩歲的孩子還背著個竹筐,里頭還裝著草藥。
這些孩子們吃完了飯,開始幫忙收拾村里一些雜活。
村民們的勞動力分級就是如此,不允許有閑人,成年人的體力精力都留著做價值最高的生產,在王礦村這里就是挖礦;體力好的女人也挖;體力弱些的女人就負責做飯,洗衣服,養豬,耕地等等;殘疾人就自己像辦法掙貢獻分。
晚上吃飯的時候,丁文看見村民們都是清一色自編的草鞋,衣服除了補丁還是補丁。
一日三餐都需要消耗貢獻分,普遍都是早上和中午的標準高些,晚上則選擇消耗貢獻分最低的標準。
因為夜晚并不生產價值,是在睡覺,吃多了吃好了是浪費。
丁文覺得這種體制下,白天還能見到那個流著口水,目光呆滯的老人,簡直是人性中光輝的體現。
結果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那老人曾經有過特殊貢獻,享有仙派獎賞的、每天給予的貢獻分。只要供養其多活一天,那老人就能為家族,為村莊帶來額外的貢獻分。
丁文不覺得詫異,只覺得悲涼……
是啊,這樣的制度下,村子里不會允許浪費貢獻分的‘閑人’。
喪失勞動力的老人,即便一個家庭愿意供養,村里所有人都會因為集體貢獻分被消耗減少而施以壓力。
孱弱的孩子會被賦予更多額外工作,隱隱透著即便累死了也沒關系的殘忍惡意;強壯的孩子則會被寄予成長后創造高貢獻分價值的希望。
次日一早,丁文領著丁雪心離開了王礦村。
丁雪心扭頭看著村子說:“這里的人真是辛勤節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