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經《新約·馬太福音》里有一則寓言:
從前,一個國王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交給3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
國王回來時,第一個仆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
于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
第二個仆人報告:“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
于是,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1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
于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仆人,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這就是非常有名的馬太效應的由來。
馬太效應,又名贏家通吃,在經濟領域當中體現得特別明顯。
自從博米游戲爆發之后,現在的博米就成為了資本家們的香餑餑,很多人找上門還不見得能拉到的風投,每天搶著給博米打電話。
有些風投的業務員,甚至不惜登門拜訪,守在電梯口,能不能談成生意是次要,有些人就抱著先跟操陽搞好關系來的。
從10月到11月的這段時間,操陽整個人都處于超負荷的運轉模式當中,每天要接待不少投資人,同時也要認真篩選資方和應付一些壞心眼兒的朋友。
總之,到了晚上,操陽回到家就只想睡覺。
有時候操陽都覺得資本家真的不是人當的,當一個成功的老板,如果沒有強健的體魄和異于常人的精力的話,很容易就會被榨干導致未老先衰。
現在操陽就有類似的感覺,原來他很享受晚上跟裴思清在一起的日子,現在都得盡可能躲著她。
倒不是為了別的,只是不想讓她看見自己憔悴的模樣。(我信了你個鬼。)
裴思清有時候打來電話,語氣都有些委屈巴巴的,擔心操陽是不是在外面有其她女人了,怎么會突然冷落了自己呢?
沒有辦法,操陽只能奮起余力,賣力耕耘。
見到操陽虛脫的樣子,裴思清也很心疼。
……
IDG重新啟動估值,是在7天以后,10月22號。
股東大會上,操陽和熊效格一起坐在會議室里面聽小馬哥講解這半年的財報。
香江那邊,李則凱根本就不想浪費時間,所以就委托了一個投資部門的一個主管過來。
事實上,企鵝的賬目一目了然:
從4月開始一直都是虧的。
其中只有博米那邊給的一些項目投資金額在續命。
但是公司估值,實際上就是估算這家公司當下和未來值多少錢,不賺錢反而虧損的公司,用腳趾頭就能算過來,大概值多少。
再這么虧下去,估值得跌得更厲害。
當下估值,看財報正的是一目了然,血淋淋的,熊曉鴿剛翻了幾頁就沒忍心看。
大家都是股東,對企鵝的運營狀況可謂是知根知底,誰也糊弄不了誰。
所以今天在這里爭的主要是對公司的未來估值,也即是潛力估值。
小馬哥講完以后,自己都有些心虛地看著幾位投資人。
熊效格是一臉的愁容,在操陽明確表明要回購IDG在企鵝的股權的前提夏,他希望估值能高一些,這樣也能多收一些投資成本回來,不至于打水漂。
而操陽顯得悠閑自在,他的立場剛好相反,企鵝的估值越低,就越是有利于他能用低價回購IDG手上的股權。
雙方爭論的重點,其實就在于對于企鵝未來的潛力判斷上。
“所以,現在企鵝的核心價值是什么?”熊效格雖然很不想就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進行討論,可是他也得詢問,因為能掙一點就是一點。
說白了,企業潛力就是看資方對它的信心,這東西需要數據支撐,可也有一定的主觀性。
現在博米和IDG就是在爭主觀性的部分。
“我們有海量的用戶,現在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6000萬人。未來這個數字還會更多。”小馬哥還是把這一套說辭搬了出來。
用戶數量多,是一個優勢,同時也是個劣勢,這意味著你需要投入更多的運營維護成本。
特別是最近發生的盜號事件,讓企鵝這邊真的很是焦頭爛額。
企鵝儲存了很多用戶的聊天記錄,這不但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同時也意味著,一旦用戶數據泄露,企鵝將會面臨非常危險的境地。
在未來的某一天雅虎退出中國,就是因為用戶數據泄露事件。
所以操陽還挺重視這一塊的,投入了不少人力來提升數據安全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