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知乎從07年開始創建,一直到14年才完成初步的積累,擁有了2000萬的用戶,在13年的時候,知乎的用戶少得可憐,才只有40萬。
就是要厚積而薄發。
知乎難走,但也注定了他們后來能走得遠,因為這條路本身就需要漫長的積累。
這一款產品,跟博米即將推出的博米微博,分別走不同的路線:
博問走的是高質量問答社區,微博走世俗化即時互動,主要是靠明星和網紅效應,積累粉絲群體。
這兩塊能吃下來,博米的流量就更穩了。
而且未來的微博推出以后,還能增加博米旗下藝人的曝光度,為以后的影視產業和現在有的音樂產業鋪路。
反過來也是一樣,好的藝人進駐微博,能把微博帶動起來。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
曹老板一個個點名,在座所有人每個被點到的都不由得虎軀一震。
“現在我們共同遇到的一個問題,”曹陽說,“是關于用戶對于信息的篩選。”
“嗯?”
眾人紛紛抬起頭來,用疑惑的目光看著曹陽。
“我是這樣想的,”曹陽說,“每個用戶,其實都有自己的喜好,拿游戲來說,有些人天生不喜歡射擊類游戲,覺得頭暈,有些人就喜歡玩回合制游戲,因為反應速度跟不上,或者更沉溺于慢節奏的策略感受。
音樂方面也是這樣,有些人喜歡R&B,所以喜歡鄒潔倫,有些人喜歡抒情歌曲,喜歡古典音樂……
小說方面,有些人喜歡玄幻類型、有些人喜歡愛情故事……我這樣分類其實算是比較粗淺的,或許還有更細的分類……
但是我想說的是,因為游戲平臺、音樂平臺、小說平臺、信息平臺……把大量的信息都堆給了用戶,他們可能很難從海量的信息當中篩選到自己喜歡的想要的東西。”
曹陽微微一笑,“你們明白我的意思吧?”
“所以……”劉光然默默舉起了手,“我們需要更精細化的搜索功能?”
“錯,”曹陽說。
淦!
劉光然氣鼓鼓地抱著雙手,不做精細化搜索,那你讓用戶怎么找自己喜歡的東西?
“但是又不完全錯。”曹陽笑了笑,“搜索其實是一種很被動的方式,相當于別人需要你的服務,還得自己挨家挨戶地找,其實浪費了別人的時間,也浪費了我們的資源。
我們要做的,是更主動一些,做好服務,直接把用戶想要的,推到他們的面前。
你們沒有見過那些在莞城街道上面招呼你的美女們嗎?人家多么主動!
不主動,哪里來的客源?!”
“哈?!”
什么鬼?!
所有人紛紛皺起眉頭,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此時的內心感受才對。
曹老板是瘋了嗎?
難道我們的產品還會說話,主動拉著你的衣服,告訴你——
“來玩我啊,大爺/小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