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態度堅決,天下始終是皇帝的天下,再者馬文升也覺得如此做,好像并沒什么不妥。
非要龜縮防守,只怕西北局勢會日益惡化,還不如以馳援張延齡為目的,真正去打一場。
……
……
當夜。
虎峪口關城之內。
眾多火把的照耀之下,張延齡正在進行一場戰前的動員。
張延齡手上拿著個自制的“大喇叭”,盡可能讓士兵們往城墻這邊靠攏,以能聽清楚他的發言。
而他在身側,是張永和王守仁,身后還跟著個南來色。
“眾位,今夜,我要帶你們,出戰了!”
張延齡扯著嗓子喊,發現自己的嗓音其實還不行,把大喇叭交給了一邊的南來色。
誰讓這小子平時嗓門就大?
“爵爺說了,今晚要打仗!”
這總結……
也是沒誰了。
瞬間面前這群當兵的就炸鍋。
說打仗就打仗,考慮過我們的感受沒有?
“諸位,這么說吧,我張延齡是沒大本事,從未帶過兵,從沒上過戰場!但我就是不怕死!”
“我家爵爺說了,他不怕死!”
南來色的總結實在太籠統了,最后張延齡還是把大喇叭給抓了回來。
宋明順道:“爵爺,不是我等怕死,實在是……沒必要。”
“怎么就沒必要了?守在這里,難道就坐以待斃等死嗎?”張延齡怒道,“誰現在敢說不戰的,本爵當場殺了他!”
宋明順很生氣。
我們被你坑了,讓我們進到虎峪口關口,外面都是韃靼人,現在屬于等死的狀態。
你居然還敢嚇唬我們?
不怕我們兵變把你殺了?
換了別的主帥在這里“胡言亂語”,或許他們真敢對著來,但眼前是張延齡……
這問題有點大。
嘩變的結果,可能只有投靠韃靼人一途,皇帝是不可能不徹查的,到時發現他們不遵張延齡的號令,還發生嘩變,有一個算一個必定被抄家滅族。
“我張延齡也不是白用你們,我知道,你們不想跟我出去送死。”
“覺得哪怕是守在這里,等援軍到來,或是等韃子自行撤走,也比出去跟韃子拼命要好。”
“但我離開京師之前,陛下有言在先,說的就是讓我出戰跟韃靼人決一死戰,我死也不能違背陛下的諭旨。”
張延齡聲音沒見增大,但圍攏過來的人卻似乎都聽清楚。
本來地界就沒多大,人擠人靠近過來,前面的稍微一轉述,都就知道張延齡的意思了。
李阿四道:“國舅爺,您不能拿將士們的命冒險。”
張延齡一抬手,馬上由南字頭的家奴抬上來一口箱子,打開來,黑燈瞎火也看不清里面是什么東西。
“諸位,我張延齡不是白用你們的,這里有一萬引的鹽引,是我自己帶來的,還有陛下賜給我的兩萬引鹽引,若是我死了,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就作為給諸位的好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