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比之前的獎賞還要震撼他們。
敢在出征前就定下那么豐厚獎賞的,張延齡是第一個。
同樣,敢在出征前這么威脅他手下將士的,也無人出其右。
一個嗓門大的漢子喊道:“要是俺們死了咋辦?”
“這問題問得好,死了的,你們的兒子會飛黃騰達,沒有兒子的,會把你們家族里的孩子過繼給你們,享受你們血灑疆場的榮華,你們的妻兒老小一律都至少有十引鹽引的安家費!”
“就算是我們一同死了,我身后的人也會幫我完成這一切,管保將你們的身后事給安排好。”
“我敢帶三萬引鹽引,價值十五萬貫的家財來打仗,你們還有不相信我的嗎?”
如果說是別人做這種承諾。
在場人只當是放屁。
但張延齡說出這話來,可信度非常之高,簡直沒法去懷疑。
見過有哪個統帥能帶這么多私財來打仗的?
誰打仗不是為了發財的?
誰能跟張延齡這樣跑來散財?
“諸位,我再說一句,韃子再兇,也就是一群草寇,你們都是大明的男兒郎,有什么道理怕一群韃子?”
“對!”
“殺了韃子!”
“為了大明朝!”
之前軍心渙散。
現在恩威并施,沒人怕了,喊起不著邊際的口號也是絲毫不覺得面紅耳赤。
都好像是發自真心。
“那還等什么!?”
張延齡跳上面前的高臺,好像是在手舞足蹈,“老子一輩子未曾這般熱血過,今天要跟你們一起殺出去,把韃子殺到片甲不留!”
“片甲不留!”
“片甲不留!”
……
……
軍心被徹底調動起來了。
軍事布置馬上安排好,將會出城與韃靼人迎戰。
趁著韃靼也是立足未穩,準備夜晚突襲,不但是騎兵,連步兵也會被調動起來,也沒有準確的目的地,只要遇到韃子就血拼。
回到城頭上,王守仁驚嘆道:“建昌伯,您這番鼓舞軍心的話,在下真是聞所未聞,佩服之至。”
“我說軍師啊,你別忙著恭維我了,我說白了就是個怕死的外戚,我所做的一切不一定是為了大明朝,其實也是為了自己的命,為了我以后能在朝堂上有面子,所以在我看來,做任何的獎賞都是有必要的。”
張延齡的話音落。
王守仁苦笑了一下。
別人都是盡可能讓自己看上去更高尚,為的是彰顯自己的雄心壯志。
但張延齡……
鼓舞了軍心,還能說這么直白的大實話,也是讓他覺得不可思議。
“老王啊,戰略方面我還是不太懂,所以需要你來幫我調度,光是把話說滿,最后因為調度無方而大敗,等于個屁!”
張延齡目光望著王守仁。
王守仁不知為何,突然覺得“老王”這個稱呼很親切,聽起來也是那么順耳。
王守仁道:“韃靼人所用的方略,就是分兵襲擾,其實他們也并未做好決戰的準備,他們也料定城塞內的明軍不敢出城迎戰,所以分兵方面比較零散,只要我們一隊能安排到二百人左右,就能保證優勢兵力,尤其還有神機營的存在,正面遭遇戰我們并不怵……”
張延齡點頭道:“有道理。”
王守仁繼續道:“換做平時,遭遇戰中,一方必定撤退,但有建昌伯您之前那番鼓舞軍心的話……我軍將士能守住陣地,那敗退的必然是韃子!”
“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