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齡一副“我就是不懂但我虛心受教”的態度道:“從現在開始,就由老王你安排所有的出兵細節,步騎如何搭配,一軍安排多少兵員,從哪里走從哪里回,出去之前跟他們安排好,最好出去巡查兩個時辰之內就能回來,補給之后繼續應戰!”
王守仁突然一怔。
本來他以為張延齡真不懂軍事。
但聽了張延齡的話,他才知道,原來張延齡也不是門外漢,在出兵方面也是有全盤計劃的,哪怕沒有他王守仁,張延齡也絕對能把出戰的事安排好。
“在下領命!”
王守仁恭敬抱拳道。
……
……
一場夜戰開啟了。
誰都不知這場戰事是怎么打起來的。
甚至連韃靼人都很懵逼。
我們沒去攻打虎峪口,沒有圍困任何的衛城、縣城,我們只是在曠野之處劫掠了一番,怎么大明朝的軍隊就好像瘋子一樣從城塞內殺出來跟我們玩硬碰硬的遭遇戰?
野外作戰……
大明軍隊騎兵還不多,以步兵為主,居然就敢小股出擊,這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寫嗎?
當夜戰一開始。
韃靼有小股的騎兵發現明朝軍隊,自然好像發現寶藏一樣,迎著就沖上去。
他們以經驗主義來判斷,可能是遇到明朝巡邏的隊伍,或是有城塞內的兵馬要突圍。
眼下只要殺過去,就能兵不血刃殺得明朝軍隊哇哇叫,只需要揮舞著馬刀追擊就行了。
結果……
理想很豐滿。
果真是很豐滿。
但現實……
“呼!”
“殺呀!”
韃靼人見過不怕死的,沒見過這么不怕死的。
在第一次遭遇時,發現明朝軍隊后,明朝軍隊先是主動停下來原地設置小的障礙,準備陣地戰。
隨即在一輪輪的沖鋒之下,有火器聲傳來。
西北邊軍的火器普遍年久失修,發**度非常之差,加上射擊距離近,韃靼人也知道只要不靠近城墻,就不用擔心這玩意。
但這也帶來了很大的問題。
就是很多韃靼士兵沒有攻打大明城塞的經驗,沒見過高精度的火銃。
再加上他們信心滿滿,以為一輪沖鋒就能解決問題,使得他們落進陷阱都不知。
“阿拉……”
當韃靼騎兵沖進大明士兵的防御陣地時,就算有火器攻擊,他們還是輕松殺進去,左殺右砍,每個人都有收獲。
就當他們以為明軍陣地被沖散,馬上就是自己所擅長的追擊戰時。
突然發現明朝人就算看到同伴倒下,居然也沒有一個逃走的。
“干你娘的!”
“老子跟你拼了!”
“一個人頭二十引……”
“死了也有十引!”
“老子剛娶的婆娘,可不能跟了別人!”
“老子還有倆妹妹,還有閨女呢!想當老子的女婿?下輩子吧!”
……
韃靼人自然也聽不懂這群大明士兵在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