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面色也有些為難。
說是可以給張延齡封公爵,但問題是張延齡的功勞只是跟前幾十年相比很出彩,但若是跟明朝初年藍玉、湯和等人出征草原的功績相比,甚至跟那些靖難的功臣相比,則顯得不足。
“也不是說不可以……慢慢來吧。”朱祐樘也不知該如何跟妻子解釋。
張皇后也沒有太勉強丈夫,但她還是據理力爭道:“封侯是應該的,畢竟鶴齡也是侯,但還不足夠,應該為延齡的婚事著想了,他到現在都還沒開枝散葉,是不是該給他賜一樁好的婚事?”
當姐姐的,還是很關心弟弟的家務事。
現在老張家最擔心的,還是張延齡無后的問題。
你再多的風光,沒人給你繼承,你隨時掛了,那你爭取來的東西不就戛然而止?
現在業你立得差不多,也該把家給安穩住。
朱祐樘沒想到妻子會替小舅子的婚事,愣了愣道:“之前他跟德清皇妹的事……好像沒下文了。”
“那陛下不妨就從朝中文臣中,挑選德才兼備的淑女,嫁與他為妻,作為賞賜。”張皇后不依不饒。
朱祐樘一瞬間好像明白了妻子的想法,他道:“皇后,你是不是想說,延齡在朝中遭遇到那么多的阻力,是因為跟文臣的關系不善,想借此機會改善他跟文臣的關系,以后再遇到什么事,也能有人為他說話?”
張皇后道:“臣妾的確是有如此想法。”
朱祐樘點點頭。
小舅子現在不管做事正確與否,朝中人都對其說三道四,文官儼然把張延齡當成敵對勢力。
讓互相之間減少隔閡的方法,聯姻是不錯的選擇。
以前是不想讓小舅子跟文官走得太近,為的是挾制文官,但現在看起來,張延齡已經把文官壓到喘不過氣來,聯姻與其說是讓文臣照顧一下張延齡,還不如說是讓張延齡看在跟文官有姻親關系的份上,平時朝堂上放那些文官一馬。
朱祐樘道:“可惜這貿然之間,從何處給他找合適的人選?官職低了,效果沒多大,官職高了……一時難成事。”
張皇后微微蹙眉道:“臣妾之前聽聞,有曲阜孔氏子孫到京師時,似曾跟朝中大員商議過聯姻之事?”
朱祐樘聞言啞然失笑。
當皇帝的,怎會不知李東陽是有多疼惜那小閨女?
當初孔家想跟李東陽談婚事,李東陽百般阻撓,甚至后來張延齡有機會讓孔家萬劫不復,李東陽作為有謀略之人都沒出來為孔家說話,其實不就是為了能避免讓女兒嫁過去?
李東陽為了女兒的幸福,甚至不惜與文壇清流為敵。
現在讓他乖乖把女兒嫁給張延齡當續弦?
當皇帝的也不能強人所難吧?
“之前是李先生府上的千金,李先生他……為人執拗,就怕這件事……”
“陛下,臣妾覺得用內閣閣老的千金配延齡,也是高抬了內閣閣老,您覺得呢?”
“這……”
朱祐樘又一臉為難。
“若是陛下不愿意,那就當臣妾什么都沒說吧。”
張皇后似乎還就看上了李東陽的小閨女李琪。
沒辦法,誰讓李東陽在文壇的名聲在那擺著,而且李琪的年歲還不大,聽說還聰明乖巧的,還是連衍圣公家都覬覦的名媛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