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瓊到了奉天殿之前,首先便去往徐溥身邊靠攏。
徐溥本來還在跟李東陽商議著什么,見徐瓊過來,二人適時便不再談下去,好像是對徐瓊有所防備。
劉健走出一步道:“徐尚書,你說的可是建昌伯昨日在城中查案?可有他罪行的消息?還是說陛下另有安排?”
徐瓊道:“老夫正是不知,才來問幾位。”
徐瓊的話,也讓內閣幾人瞬間明白,徐瓊的目的不是為了打探他們是否真的知情張延齡之事,而是撇清跟張延齡的關系,表明自己提前完全不知情。
文官現在好像都要有意跟張延齡保持一定的距離,就算周經和徐瓊兩個平時跟張延齡走得還算很近的人,也不例外。
白昂等人也走過來。
謝遷先開口問道:“白尚書,刑部昨日是否前去接手案情?聽聞建昌伯追查寧王謀逆案,但凡是跟他有過節的商賈,一概都被捉拿下獄,家族生意被查抄,他這分明是在公報私仇,以報之前他落罪時,被人檢舉之仇怨。”
謝遷的話,表明內閣之前是做過商議的,先要給張延齡定性。
自然不能說張延齡是辦事的功臣,而要把張延齡破壞規矩,以及其不法的一面重點強調。
管你是不是苦肉計,我們就當你真的是苦肉計,但你這種查案的方式,明顯就是拿朝廷的讞獄司法來作為你打擊報復仇敵的工具,我們能不攻擊你?
白昂道:“刑部前去接手案情,并不順利,被司禮監的蕭公公和戶部的周尚書給擋了,聽聞昨日里查抄的錢糧數字在二十萬貫以上,若照此情形發展下去,京師中的商賈必亂,就怕影響到民生……”
徐溥道:“那刑部后來再沒有堅持?”
白昂嘆道:“有蕭公公,刑部也的確很難再插手,誰讓陛下從未讓刑部主持此案?就算案子接過來,案情也無法推進……”
徐溥臉上露出些微的苦笑。
若說之前,張延齡查李士實和寧王的案子,一切都很順利。
除了張延齡做事太激進,不講規矩之外,也挑不出太大的毛病,皇帝讓張延齡主持也無可厚非。
只是后來張延齡莫名其妙就被他大哥舉報,還被坐實跟寧王世子有勾連,中飽私囊等等……
等于說,此案從開始就不是朝廷在查,現在讓朝廷接手,也難怪白昂會在這里叫苦。
此時更多的大臣走過來,老遠就看到張鶴齡蹣跚著步伐走來,本來這種人是很不受待見的。
徐溥卻一馬當先,首先讓張鶴齡身邊迎過去。
“壽寧侯,昨日的事,你可知道一二?”徐溥居然主動跟張鶴齡打招呼。
張鶴齡打個哈欠道:“這兩天本侯很忙,不知徐閣老所說的做日的事是何事,給個提醒?”
謝遷提醒道:“有關令弟。”
“呵呵,他……那小子做什么事,與本侯何干?再說了,他不是被拿在獄中?咋了?被定罪了?那他叫活該!”
幾名文官不由面面相覷,聽這意思,張鶴齡居然對此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