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就是,張皇后所產三人,大行皇帝厚照、太康公主秀容、蔚悼王厚煒三人,后二人,太康公主四歲早夭,蔚悼王生齡不足兩歲早夭!
若蔚悼王尚存,今安有幼年天子在位之事邪?
至于大行皇帝,倒是與其父孝宗皇帝倒是截然相反,不但不獨寵一人,還極好酒色。
向使本就羸弱的身體,依然四處采花,毫無節制,從而毀壞圣體,一無所出,讓百官公卿簡直徒呼奈何。
更讓百官頭痛的便是,此人宮中無數秀女不要,偏愛九邊樂工婦人,簡直是開國百余年,最大奇葩。
當然,這都不算什么,還有頭痛的便是,百官見其無子,又喜好四處亂跑,魚龍白服,故而請其學宋真宗、宋仁宗抱養宗室子弟,以安臣民之心。
然亦不從!
但南巡、北狩卻依然如故!
實在是令人傷透腦筋!
經歷這兩番事的朝廷,現在急需要一個皇子。
哪怕今上圣齡尚幼,但國有嗣君,不亞于天子登基之事。
蓋因有了子嗣,臣民知道日后國家,該如何承之。
倘使朱厚熜突然又一次暴斃,卻留下幼子,哪怕此子不過剛剛滿月,那也是新君不二人選,任何人不可跨越他,再選他人。
不然天下人皆不服。
可如果朱厚熜沒有留下子嗣,那問題可就變得更大了。
是選益王世子厚燁、還是崇仁郡王厚炫、或是崇仁郡王世子載增?
此皆無定論。
即使按照禮法,長子不繼他人,益王世子厚燁被排除,那還有崇仁郡王厚炫、崇仁王郡世子載增尚在。
這兩父子,該挑何人好呢?
有人會說,反正不是父子二人嘛?
何人做皇帝不是做?
非也!
如果朱厚炫為皇帝,則必然會承繼明孝宗之嗣,成為明孝宗之子,從此與益藩無半點關系。
有了朱厚熜所上一課,下次再請新君入朝,必然不會再出現現在紕漏,而是按死一定要繼承何人之統。
至于朱載增繼位,麻煩更大,雖然他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但留下的問題,猶如無頭線坨一般,讓人無法理清。
首先,便是朱載增繼位,繼何人位?
正德皇帝、還是明良皇帝?
好,算是明良皇帝絕嗣,朱載增入繼正德皇帝嗣,認正德皇帝為皇考,自稱兒臣!
那難題又來了,朱載增尚不到十歲,肯定無法親政,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如明英宗、明神宗一般,無法觸碰高貴的皇權。
那這個情況之下,何人秉政?
明英宗祖母強勢之輩,故而朝政決于其手,明神宗祖母杜太后比其祖嘉靖皇帝還死的早,故而朝政決于其母李太后手中。
眼下的張太后,固然野心配不上智慧,但也有一絲野心。
會不會割舍政權給自己兒媳婦,猶未可知!
且前朝如何安排?
是楊廷和繼續輔佐,還是讓其早早去位?
這一切都是難題!
自古天家無小事,并非只是說一說!
若是普通人,無非就是父死子繼,無子挑選子侄入嗣,家主何人年齡最大,則由何人主持家中大小事務,易耳。
然一國之君,非同小可!
一個不慎,便會惹出無限麻煩。
如同楊廷和起草頒布的遺詔,不就是掀起了一陣風浪?
這還是朱厚熜,與歷史的嘉靖處理方法不同。
不然按照歷史進程,過不了多久,開“大禮議”掀起黨爭風波,整個朝堂無一人能夠幸免,甚至波及南京陪都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