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朱厚熜隱晦點出自己想要成親,王瓊立馬走出班位,搶先應承下來。
別說國庫暫時勉強夠用,就算是不夠用,拆東墻補西墻,百官也得讓戶部尚書掏出錢。
這點不容拒絕!
戶部可以說修宮殿沒錢,可以無錢打仗,可以說無錢南巡,可以說無錢改革……都可以拒絕。
但是天子大婚、太子出生、太子出閣、太子加冠、太子千壽、天子圣壽、太后千壽等這些事,不可拒絕,也無人敢拒絕。
以天下萬兆,而養天家一戶,乃是古之圣理,絕對不允許有拒絕之意,文武百官、勛貴、宗親不允許,皇帝更不允許!
充其量只能說:“陛下現在剛剛登基,大行皇帝喪期未過,恐此時大婚不吉,沖撞龍體!”
也僅此施展拖延之計而已!
一旦二十七日過后,則再攛使一人重新提及,則天下再無一人敢反對。
不然將會附送錦衣衛詔獄、大理寺大堂、刑部大堂、都察院大堂,然后以此詢問:“爾屢言搪塞,不允大婚之事,欲使皇明殄絕邪?
可是受哪位宗室指使,好讓大宗斷承,趁機入佻宗廟,謀圖國家神器?”
這一問,便可以得知結果!
即使沒有受人指使,而是真的覺得完全沒必要,如此早早結婚,那也不行!
這個結論無法服眾。
“此賊子甚是奸猾,若不動用大刑,必不會透露實情,大型伺候,只要不死,任憑施展!”
這種暴力審訊無人會阻攔。
且不說古代審訊方法就那么多,對于偷奸耍滑之輩,暴力審訊也是唯一可行方案。
如這般有意阻撓皇帝大婚,如果無人站臺,天下何人相信?
若不能取出合理解釋,豈非向世人證明:“三法司、錦衣衛一群酒囊飯袋,此人反際已漏,爾等還無法審出其背后主謀,不若早些歸野務農!”
是故這時真想已經無足輕重,只要對方能夠開口,說出一人名字即可,其他有無證據,無人關心。
屆時只需要興大獄,瓜蔓抄就行。
只要吐出一個名字,就抓一人,審一人,上不封頂,下無底限。
哪怕抓個幾千幾萬,也沒人會多加口舌。
這可比明初三大案更精彩。
明初三大案,因黨爭尚有人會為其鳴冤。
至于這種想要國家斷絕之事,絕無一人喊冤。
百官、勛貴支持有一個殺一個,寧可錯殺三千,也不放過一個!
或許宗室偶有喙言!
但心中嘀咕便是,若然宣之于外,則三法司、錦衣衛緹騎朝發夕至,逮捕歸案!
畢竟宗室本是最重懷疑對象,哪敢在此時冒頭?
于此,當王瓊說出此話之后,梁儲立馬也搶在眾人之先咳嗽一聲,然后伏拜奏對:“臣梁儲竊以為王尚書所言極是,圣人雖然圣齡尚幼,然大宗子嗣單薄,大行皇帝無子,故而斷絕。
圣上乃古往今來第一圣君,確需早日大婚,誕下龍子,以安天下臣民惶恐之心,亦可斷絕諸藩覬覦之念!
且夫文王十二加冠,十三誕伯邑考,皇上圣聰明哲,是故當無需在意其他。
臣嘗聞,天子登位,所重有三,一曰‘繼統得人’二曰‘龍裔興盛’三曰‘國祚綿長’
故《左傳》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祀者,既有上祀祖宗,以承孝道,又有子嗣昌隆,國祚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