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賢!則注定皇后是個老實人,并不懂風情,更不懂床笫之歡。
作為個中老手的朱厚熜,又豈會選擇這種,與之歡情?
但是皇后需要。
因為皇后乃一國之母。
上有好焉,下必甚焉!
上層人士行為,決定當世風氣。
如若皇后是一個水性楊花之人,則必定敗壞國家風氣,哪怕朱厚熜再言令禁止,但也絕對無法抑制。
比如天朝有人打舌釘、臍釘、腮錠,以及脖子上個皮帶,或者某些私密部位紋身等等奇怪行為。
難不成真的好看,或者是舒服?
非也!
不過是某些“上層人士”所養的“家犬”帶起來的風氣而已。
一些人為了擠入圈子爭相效仿,然后帶領一群或是無知,或是同樣熱衷進入圈子之人,跟著效仿自詡潮流。
何謂國母?
國母乃一國典范,于君父一般,一舉一動,皆引領萬千之人習慣。
如明朱佑樘、朱厚照疏于政務,則六部、內閣尸位素餐,以至于弘治八年至正德八年左右,這段時間內皆是如此,朝政拖沓,弊病叢生。
然正德八年到嘉靖十八年之前這段時間,因為楊廷和、嘉靖帝、張璁、夏言、方獻夫、霍韜、桂萼……這些人勤于政務,致力革變,這國家充滿干勁,國勢同樣蒸蒸日上。
才有所謂一晃而過的“嘉靖中興”。
等到嘉靖修道,則全國皆崇道,如夏言、顧鼎臣、嚴嵩這類本不寫青詞之人,反而各個重新鉆研此道,尤勝昔年科舉鉆研八股之心,成就青詞宰相之名,窺一斑而知全豹!
見父親如此說,周包荒心中才稍微放心下來,如若真如往日一般選秀,女兒若是留在宮中,早晚為他人墊腳石罷了。
如果只是做皇后,周包荒則相信,自己女兒足以可成為皇后之典范,如衛皇后、長孫皇后、以及本朝高皇后這般賢后。
女兒聰慧伶俐,侍上孝順親和,待下慈善亦不失法度,通經史子集,熟《女誡》、《女則》,性情端莊,勤儉持家,孝悌有道,為國母足以勝任。
若能入主六宮,倒也是個好去處。
只是能否入選,仍是一個疑問。
蓋雖然皇帝限制太多,故而送女兒入后宮者必然不多,然并非沒有。
如各地衛所自千戶以下,還有天下秀才,這些人不乏會有成為皇親國戚之心,是故此次選拔皇后,絕非周家一家。
周家能看出皇帝是個潛力股,難道其余人則看不出?
這是不可能之事。
天下有識之士,多如螻蟻,只不過且看做與不做罷了!
而國朝選后,多為北方人士,且更傾向于軍戶之家,由此周家勝算并未見得有太多……
由是周包荒擔憂道:“饒是如此,可此事恐怕絕非我們一家,吾兒安得能夠入圣人之眼?”
周啟東捋捋頷下長髯,輕聲笑道:“吾兒無須過于擔心,以晳顏之德、之性情,陛下絕對不會無視。
陛下此次選后,志在選德、選賢,皙顏乃絕佳人選,且陛下甚厭裹腳,乃至于朝會首事便有禁止裹腳一事,此又勝他人一籌也……